阿图什学生品茶工作室,阿图什学子茶艺工作坊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8:52:05 来源:原创内容

阿图什学生品茶工作室,阿图什学子茶艺工作坊,这两个名字在校园里慢慢传开了。说真的,第一次听到时我还挺纳闷的,学生们不都在忙着功课和社团吗,怎么突然对茶这么上心了?

直到上周叁下午,我跟着朋友拐进教学楼后边那栋小白楼,才真正明白这是怎么回事。推开那扇挂着竹帘的玻璃门,淡淡的茶香就飘过来了。窗边摆着几张原木茶桌,几个学生正围坐着,手里捧着白瓷茶杯,有说有笑的。墙上挂着书法作品,写着“茶韵书香”四个字,看着挺舒服。

不只是喝茶的地方

工作室的主人是个大四的学长,叫艾力。他一边烫着茶杯,一边跟我聊天:“我们这儿啊,真不只是喝茶的地方。”他指了指旁边书架上的茶具,“你看,这些盖碗、茶壶,都是同学们自己挑的。每件器皿背后,都有个小故事呢。”

有个戴眼镜的女生接过话茬:“来这儿之前,我觉得喝茶是老人家的事。现在嘛...”,她停顿了一下,轻轻晃了晃手中的茶杯,“每次心烦意乱的时候,来这儿坐坐,看着茶叶慢慢舒展开,心情就平静下来了。”

我注意到,这个阿图什学生品茶工作室确实有点特别。没有刻意营造的高深氛围,反而处处透着年轻人的活泼。茶桌旁放着几盆绿植,书架上有茶艺书,也有专业课教材。偶尔有人低声讨论功课,但那声音融在茶香里,一点也不突兀。

茶香里的交流

艾力给我泡了杯本地的玫瑰花茶,跟我讲起了他们最近在忙的事。“我们正在准备一次‘茶叶品鉴小聚’”,他说着,眼睛亮了起来,“不是那种正儿八经的讲座,就是大家带不同的茶叶来,互相泡着喝,聊聊天。”

正说着,旁边桌传来一阵笑声。原来是个大一新生第一次喝茯砖茶,被那种独特的味道惊到了,表情特别夸张。几个学长学姐就在那儿教他怎么品味后韵。“慢慢来,别急着下结论”,一个扎马尾的女生笑着说,“这茶啊,得品到第叁杯,味道才真正出来。”

这种轻松自在的氛围,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奶奶家院子的树荫下乘凉的感觉。大家不分年级,不分专业,就因为喜欢茶而坐在一起。有时聊茶,有时聊作业,偶尔还会聊聊未来的打算。这个阿图什学子茶艺工作坊,不知不觉就成了大家在忙碌学业中的一个小小避风港。

艾力说,他们最近还在尝试把本地的一些特色干果和茶搭配。“新疆有那么多好吃的果干,配上合适的茶,说不定能碰撞出新的味道呢。”他边说边拿出自家晾制的无花果干,让大家配着茶尝一尝。

窗外夕阳西下,茶室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。有人安静地看着书,偶尔抿一口茶;叁叁两两的朋友凑在一起低声交谈;还有个角落,几个同学在练习茶艺表演的动作,小心翼翼的样子让人忍不住想笑。

走出工作室的时候,天已经黑了。回头看看那栋小白楼,温暖的灯光从窗户透出来。我想,这个由学生自己打理的地方,之所以能吸引这么多人,大概不只是因为茶好喝吧。在这个空间里,大家能找到一种难得的放松和归属感,这才是最珍贵的。

茶凉了可以再续,人累了也需要个地方歇歇脚。阿图什学生品茶工作室就是这么个地方——它不只是个喝茶的场所,更像是校园里的一个温馨角落,让忙碌的学子们能慢下来,喘口气,然后再继续往前走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