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山800元不限次数品茶,乐山八百元畅享品茗体验
乐山这个地方,除了大佛和麻辣烫,最近在朋友圈里悄悄火了这么个事儿——八百块钱,就能在一家茶馆里随便喝,想呆多久呆多久。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?我第一次听说的时候,也是这么想的。
那天正好路过老城区,顺着朋友发来的定位拐进了一条青石板巷子。门脸不大,木招牌上就刻着个“茶”字。撩开竹帘进去,里头比想象中宽敞。老板是个戴眼镜的中年人,正不紧不慢地擦拭茶盘,看见我就笑了:“来体验八百块随便喝的?”
这八百块到底值不值
我掏出手机准备扫码,心里还在犯嘀咕:现在外面随便一壶好点的龙井都得两叁百,这儿真能不限次数品茶?老板像是看出了我的心思,一边烧水一边说:“不少客人头回都这么想。其实啊,我们挣的是个缘分钱。”他掰着指头给我算:单丛、岩茶、普洱,甚至有些市面上少见的年份茶,这儿都有。“要是按杯卖,早亏光了。但做人嘛,不能光算小账。”
水沸了,他给我泡了道凤凰单丛。茶汤金黄,兰花香直往鼻子里钻。才喝叁泡,隔壁桌几个老茶客已经续了两次水——他们从下午一点坐到太阳落山,喝了叁种不同的茶。穿唐装的大叔眯着眼说:“在这泡一天,比在麻将馆强多了。”
其实细想下来,乐山800元不限次数品茶这个模式挺妙。对老茶鬼来说,能尝遍各种好茶;对我们这种图新鲜的,花八百块体验十几种名茶,比买整罐划算多了。更别说这儿的环境——竹椅木桌,窗外是老屋檐角,偶尔还有麻雀落在上头。
第二回去,我特意约了做茶叶生意的朋友。他尝了道05年的熟普后直点头:“这茶放在别处,一泡就得收你一百五。”那天我们尝了七种茶,从清香型的铁观音喝到醇厚的黑茶,把平时想试又不敢整饼买的茶尝了个遍。朋友临走时买了半斤岩茶,说是在这儿喝对了口味才敢下手。
不只是喝茶那么简单
慢慢去了几次,我发现来这儿的人各有各的喝法。退休的老师带着笔记本,每种茶都要记上两笔;年轻情侣窝在角落的卡座,一壶茉莉飘雪能喝一下午;还有几个固定的茶友,每周叁雷打不动地来“斗茶”——每人带一种茶,盲品猜品种。
有个大姐说得实在:“现在看场电影都要七八十,在这儿能呆一整天,还能喝到真东西。”她最近在学茶道,把这儿当成了实践基地。“老板从来不嫌我们坐得久,有时候还教我们怎么辨认茶叶的好坏。”
上个月带外地朋友来体验乐山八百元畅享品茗体验,正赶上老板开箱新到的白毫银针。他二话不说就给每桌都分了一泡:“好东西要大家尝。”那天整个茶馆都是清雅的毫香,朋友惊讶地说:“你们乐山人也太会过日子了。”
当然也有人觉得不划算。“我平时不常喝茶,八百块够我喝半年奶茶了。”但有意思的是,说这话的姑娘后来成了常客——她发现这里是写论文的好地方,安静又舒心,顺便还把中国六大茶类认全了。
昨晚又路过那条巷子,茶馆里灯火通明。新来的茶艺师正在表演工夫茶,长嘴铜壶耍得行云流水。老板给我续了杯陈年普洱,说起有个北京茶友专门飞过来体验,连喝了叁天后办了张年卡。“其实啊,”他慢悠悠地冲茶,“现代人缺的不是钱,是慢下来的理由。”
茶汤在杯里转出好看的漩涡,我想起第一次来时的那点怀疑,现在倒觉得这八百块买到的,远不止是几泡好茶那么简单。窗外飘起细雨,巷口的霓虹灯在水洼里映出斑斓的光,而屋里茶香正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