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湘那里有站小巷,临湘站旁小巷何处寻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16:58:42 来源:原创内容

临湘那里有站小巷,临湘站旁小巷何处寻?这个问题最近总在我脑子里打转。上周叁傍晚,我特意提前两站在临湘站下了公交车,想着四处转转找找看。

其实所谓"站小巷",就是火车站附近那些弯弯绕绕的小巷子。记得小时候跟外婆来临时,总爱钻这些巷子买糖油粑粑。现在临湘站扩建了,周边盖起不少新楼,不知道这些老巷子还在不在。

巷口飘来的香味

刚走到站前路拐角,忽然闻到一阵熟悉的焦香。顺着香味往前走,果然在两家便利店中间找到条窄巷子。巷口支着个小摊,铁板上正煎着金黄的韭菜盒子,滋滋作响。老板娘系着洗得发白的围裙,边翻面边和熟客聊天:"还是老价钱,叁块一个。"

我买了两个韭菜盒子,趁机问她:"这巷子往里走还能通到后街吗?"她抬头看了看我:"能是能,不过中间那段在修水管,得从王奶奶家的杂货店绕过去。"这话让我想起小时候,这些巷子就像迷宫,每条岔路都藏着惊喜。

往里走了十来米,青石板路渐渐变窄,两侧的墙壁爬满了青苔。下午四点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,把晾在竹竿上的衣服染成淡金色。有户人家开着门,能看见天井里种着月季花,有位老伯正坐在藤椅上听收音机里的湘剧。

转角遇到旧书摊

在第二个拐角,差点撞上个旧书摊。说是书摊,其实就是个带轮子的木架子,上面整整齐齐码着旧书。摊主是个戴老花镜的大爷,正就着巷口的光线看一本泛黄的《临湘地方志》。

"这书摊摆了快二十年咯。"大爷推推眼镜,"以前车站还没扩建时,我就在站前广场摆摊。后来整顿市容,就搬进巷子里了。"他说着指了指书架下层那些卷了边的旧地图:"这些还是老版本的临湘地图,上面标的巷子现在好多都找不着喽。"

我翻看那些地图,发现确实有很多用虚线标出的小巷现在已经不见了。有条叫"竹器巷"的,据说以前整条街都在做竹编,现在变成了停车场。

继续往前,果然遇到了施工围挡。按照煎饼摊老板娘的指点,我从旁边一栋居民楼的一楼穿过去——那里确实有家杂货店,门口挂着"临时通道"的硬纸板。店主人很热心,看见生面孔就知道是来找路的,主动指给我看:"直走,看到红漆门往右拐。"

穿过居民楼,眼前豁然开朗。这条背街的小巷比想象中热闹,有理发店、裁缝铺,还有卖糍粑的小店。最让人惊喜的是发现了那个传说中的站小巷菜市场,虽然不大,但青菜水灵灵的,鱼还在盆里游。住在车站附近的大妈们拎着菜篮子,熟练地挑拣着当季的蔬菜。

我在巷尾找了条石凳坐下,看着来来往往的人。有个骑自行车的大哥车铃叮叮响,巷子里的人自然让出一条路;二楼窗户伸出竹竿,楼下经过的人都会下意识低头避开晾晒的衣物。这些细节让我觉得,这条站小巷就像个活的社区,有自己的节奏和默契。

天色渐暗,我顺着巷子另一头走出来,竟然到了临湘站的后门。回头看,巷口挂着一块褪色的蓝牌子,写着"站南巷"。原来它一直都在,只是需要换个角度寻找。

回程的公交车上,我一直在想:或许每条站小巷都在等着愿意绕点路、多问几句的人。它们藏在繁华车站的背后,静静地守着一座城市的记忆。下次要是有人问起临湘站旁小巷何处寻,我大概会告诉他:闻着韭菜盒子的香味,跟着青石板路往前走,遇到书摊往右拐...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