昌吉品茶群加入方式,昌吉如何进入品茶交流圈
昌吉品茶群加入方式
前几天在人民公园看人下棋,碰见老茶友张师傅,他端着保温杯直摇头:“现在想找个踏实喝茶的地方真不容易,网上那些乱七八糟的群,加了不是卖茶叶就是搞推销。”这话让我想起很多昌吉茶友的困惑——到底该怎么找到正经的品茶交流圈?
其实这事儿说难也不难。现在昌吉各个茶城都有自家的茶友群,比如海棠天街茶城二楼那几家老店,你进去买两次茶叶,和老板聊聊冲泡手法,他们很乐意拉你进群。我上次在“武夷岩茶”店里,就看见老板娘手把手教新茶友怎么用盖碗,临走时主动问要不要进群参加周末的品鉴会。
要是平时工作忙没空逛茶城,可以试试本地的茶艺培训班。昌吉州文化馆每年春秋两季都有公益茶课,上次我们去上课,老师直接在黑板写了群二维码。班里四十多个人,现在群里每天还在讨论哪家的茯砖值得存,哪处山泉水适合泡绿茶。
记得加入时要守圈子里的规矩。上周群里新来的小伙,进来就连发叁条广告,立马就被请出去了。老茶客们更看重真诚交流,有人拿了泡二十年陈的熟普,大家轮流闻香时,那种期待劲儿就像等着开封陈年佳酿。
昌吉如何进入品茶交流圈
说到线下途径,回民街深处的“马氏叁泡台”是个好去处。店主马老爷子七十多了,每周五下午都在店里办茶席。我第一次去时拘谨,老人递来盏八宝茶笑道:“年轻人肯坐下来喝茶就是缘分”,那天尝了他自制的雪菊茶,临走前自然就加进了他们的茶友群。
现在昌吉有些社区也组织了茶文化小组。上周叁在绿洲路社区服务中心,看见活动室挂着“茶香邻里”的牌子,推门进去正好在品鉴天山白茶。负责登记的李姐说,他们每个月第一个周六都办主题茶会,上次是奶茶专题,下次准备做盖碗茶专场。
要是想找年轻些的群体,可以留意昌吉学院周边的茶馆。大学城那家“时光茶叙”经常举办读书茶会,上次去赶上诗歌主题场,学生们轮流读自己写的茶诗,氛围轻松得很。店主小赵说他们的微信群经常分享茶知识干货,偶尔还会组织去江布拉克采茶。
有回在群里聊起储存普洱,茶友“天山客”发了张自家茶仓照片,潮湿的宣纸裹着茶饼,装在陶罐里摆在阴凉处。他打趣说这套法子是交过学费换来的,当年用塑料袋存废了两提好茶。这种实战经验,可比查多少资料都管用。
最近发现个新法子——参加婚礼时也能找到茶友。上个月参加表侄婚礼,婚宴上邻座的大爷看我冲泡手法专业,散席时特意留了电话。原来他是昌吉老茶协的成员,后来带着我去参加了他们在农业园举办的户外茶会,二十多人围坐在苹果树下品茶,别有一番风味。
其实找对圈子后你会发现,昌吉的茶友比想象中多得多。昨天在城南湿地公园,还遇见群茶友在亭子里斗茶,便携茶具摆开七八套,路过的人都能坐下喝一杯。那个穿蓝布衫的大哥招呼我尝他刚焖好的老茶头,茶汤入口醇滑,暮春的柳絮飘过茶席,倒像是给茶汤添了叁分灵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