峨眉山辩辩搜附近的人上门,微信查找附近好友添加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10:04:28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几天在峨眉山脚下喝茶,听到邻桌几个年轻人闲聊,说现在用蚕蚕搜附近的人,能约到一起爬山的驴友。我听着好奇,掏出手机也试了试。

说起来啊,现在出门旅游确实不一样了。以前得提前半个月在网上找攻略、约同伴,现在只要打开手机,像蚕蚕这种老牌社交软件,点开附近的人功能,刷刷页面就能看见好多同样在景区的游客。有些人会在签名里写着"求组队徒步金顶",或者"寻拍照搭子"。我试着给一个挂着登山杖头像的人发了消息,不到五分钟就收到回复,约好第二天清晨五点半一起看日出。

从线上到山间的奇妙缘分

那天凌晨雾特别大,我在接引殿等着的时候心里还打鼓,生怕对方不来了。结果真准时来了叁个年轻人,举着手机闪光灯朝我挥手。最巧的是,其中有个女孩竟然是我大学室友的表妹,这世界有时候小得让人不敢相信。我们边走边聊,他们说都是通过微信查找附近好友添加认识的,本来互不相识,因为都住在雷洞坪附近的民宿,就在微信上约着拼车下山。

山路上有个小伙子特别逗,说他昨天在洗象池附近打开蚕蚕附近的人,结果匹配到个同样独自旅行的摄影师。两个人本来只是想搭伴走一段,没想到聊着聊着发现都在互联网公司工作,还都在考虑辞职创业。现在他们计划合作开个户外主题的短视频账号,连名字都想好了。

潮湿的石阶在晨光里泛着青灰色,我突然觉得,这些社交功能就像现在的古道茶棚。以前赶路的人会在茶棚歇脚聊天,现在人们通过手机里的附近的人功能,在山水间建立起新的联系。有个背着单反的大哥说得挺在理:"在景区里用蚕蚕搜附近的人,比在城里真诚多了,毕竟大家都是为了看同样的风景来的。"

快到金顶的时候,雾气突然散开,云海在脚下翻涌。我们几个人站在栏杆边拍照,互相帮忙拿外套和背包。那个通过微信查找附近好友添加认识的小组,已经约好下周要去四姑娘山。而我通过蚕蚕认识的那位旅伴,后来还真的一起合作了个小项目。想想真是神奇,这些社交工具上的小功能,居然能让陌生人在峨眉山的云雾里成为朋友。

下山时我又点开附近的人页面,看见有个新头像在签名里写:"明天谁要去生态猴区?求组队!"我笑了笑,顺手点了个赞。或许明天出发前,我也会发个动态问问有没有人想一起去万年寺喝禅茶。这大概就是现代旅行的乐趣吧,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遇见谁。

回民宿的路上,手机震动了一下。是早上认识的那群朋友在群里发照片,有张抓拍到我对着云海发呆的侧影。配文写着:"峨眉山认识的第五个朋友。"我保存图片的时候在想,科技有时候也挺温暖的,它没有代替我们看风景,却让我们在看风景时多了几个可以分享心情的人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