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水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,学生通话叁小时收费五百元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06:53:08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天在赤水街头,我听见两位大妈在菜市场边挑青菜边聊天:"你听说了吗?老张家孩子,就是那个初中生,打了个叁小时电话,愣是花了五百块话费!"另一个人手里的芹菜都差点掉地上:"哎哟喂,这是什么金贵电话啊?比我半个月菜钱还多!"

这事儿听着确实离谱。现在谁还打这么久电话?微信语音不香吗?我特意去问了几个初中生,他们笑嘻嘻地说:"谁还打电话啊,我们都打游戏开黑。"可偏偏就发生了这样的事,让人忍不住想问个究竟。

电话那头的秘密

后来辗转打听到,原来那个赤水初中生是在和外地打工的父母通话。孩子今年初叁,马上要中考了,父母在浙江工厂里赶工,已经大半年没回家。那天晚上,孩子模考成绩不理想,心里憋得慌,拨通了那个熟悉的号码。

一开始就是说成绩,说着说着就哭了。母亲在电话那头也跟着抹眼泪,父亲接过电话,笨拙地安慰着。聊着聊着,从学习聊到生活,从吃饭聊到睡觉,从同学的趣事聊到老师的关心。叁个小时,就这么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。

挂断电话后,孩子收到话费提醒短信,自己也吓了一跳。但当父母知道这话费金额时,只在微信上回了句:"这电话打得值。"

五百元能买来什么

说实话,五百块钱在赤水这地方真不算少。能买一百份早餐糯米饭,能交两个月水电费,足够一个初中生半个学期的零花钱。但如果用这五百元换来的是孩子卸下心理包袱、父母了解孩子近况、一家人虽然相隔千里却心贴着心说了叁小时贴心话,你说值不值?

我认识的一个班主任说,现在很多留守学生,表面上看起来挺正常,实际上心里都憋着话。父母总觉得给孩子打钱就够了,可孩子们最缺的,恰恰是那种能慢慢说话、细细倾听的陪伴。

那个打了叁小时电话的初中生,后来状态明显好了很多。据说最近一次模拟考试,成绩提高了叁十多分。这五百元3小时电话,倒像是给孩子充了值、加了油。

现在的通讯是越来越方便了,视频通话都不要钱。但有时候我觉得,反而因为太方便,通话变得匆忙而敷衍。几分钟的视频,说来说去就是"吃饭了吗""钱够花吗""好好学习",很少能像那通叁小时电话那样,把心里的话都掏出来晒晒太阳。

也许我们该想想,在忙着生活的同时,是不是也该留点时间,好好说说话。不一定非要打叁小时电话,但至少要让彼此感觉到,电话线那头的人,真的在认真听你说话。

这件事在赤水传开后,倒是有个意外收获——不少家长开始注意和孩子通话的质量了。有个家长笑着说:"现在我跟孩子视频,都特意找个安静的地方,把手机支好了认真聊。虽然话费没花五百,但效果确实不一样。"

通讯公司应该没想到,他们推出的各种优惠套餐,最后还不如这个赤水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的故事来得打动人心。有时候我在想,科技让沟通变得容易,但真正的心灵交流,还是需要投入时间和真心啊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