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石桥大学城约找学生,附近高校学生相约
这几天朋友圈里总能看到大石桥大学城约找学生的消息,我寻思着这地方怎么突然热闹起来了?刚好表妹今年考进了那边的师范院校,周末就约了她一起逛逛。
穿过挂着各校横幅的主干道,篮球场上奔跑的身影和图书馆门口背着书包匆匆走过的学生,让整条街都跳动着年轻的节奏。表妹指着远处红砖建筑群说:“那边是工学院,他们的机器人社团这周末在办体验活动,我们要不要去看看?”
校园里的烟火气
拐进生活区的小吃街,铁板烧的滋滋声和奶茶店的叫号声此起彼伏。几个艺术系的女生正坐在露天座位上写生,画板上洒满了午后的阳光。穿球衣的男生提着麻辣烫从我们身边经过,笑着和同伴讨论昨晚的球赛。这种鲜活的生活气息,恐怕只有大学城才能感受到。
表妹的室友小雯恰好路过,听说我们在逛校园,热情地推荐起后面的文创集市:“美院同学自己烧的陶瓷杯才卖二十块,比网上便宜多了!”她边说边打开手机相册给我们看前两天淘到的宝贝。这种学生之间自然而然的分享,让陌生感瞬间消失。
走着走着,我们发现布告栏上贴满了各色活动海报。英语角、街舞社招新、读书分享会...有个男生正踮着脚往栏上贴辩论赛通知,转头看见我们驻足,不好意思地笑笑:“同学要报名吗?这周叁晚上七点,302教室。”
藏在教学楼里的惊喜
跟着表妹穿过栽满银杏的教学楼区,突然听到悠扬的钢琴声。循着声音找去,发现有个男生正在公共休息区弹《菊次郎的夏天》。周围叁五成群的学生或坐或站,有人跟着轻轻哼唱,有人低头记笔记。这种不期而遇的美好,让整个下午都明亮起来。
路过的辅导员王老师告诉我们,最近附近高校学生相约活动特别多。“上周末理工大和医学院刚办过联谊舞会,这周外语学院要办国际文化节。”她笑着说,“现在学生可比我们那会儿会玩多了,总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。”
在实验楼门口,我们遇到几个穿着白大褂的学生,他们正围着无人机调试程序。听说我们是来参观的,其中一个戴眼镜的男生热情地演示起来:“这是我们自己改装的,能自动识别停车位。”螺旋桨转动的声音引来不少路人驻足。
黄昏时分,运动场渐渐热闹起来。跑道上都是夜跑的学生,足球场上正在进行友谊赛。看台上坐着些看书聊天的同学,偶尔为精彩进球欢呼。这种动静相宜的画面,让人忍不住想加入其中。
离开时路过学生活动中心,玻璃窗里透出暖黄的灯光。表妹说那是话剧社在排练新戏,下周就要公演了。看着她眼睛里闪动的光,我突然理解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来这里——大石桥大学城约找学生早已不是简单的地理位置,而是成了年轻人交流碰撞的代名词。
回程的公交上,我翻看手机里拍的照片:操场上跃起投篮的剪影,实验室里专注的侧脸,小吃摊前洋溢的笑脸。这些真实的瞬间,比任何宣传册都更能打动人心。也许下周,该约老同学也来这儿感受感受年轻的气息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