珲春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,珲春品茶评选活动工作坊
珲春这座小城,向来以它的宁静悠闲闻名。可最近啊,街坊邻里茶余饭后聊得最多的,就是城里新冒出来的两个地方——珲春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和珲春品茶评选活动工作坊。光听这名字,是不是就觉得挺新鲜的?
我先去了那个“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”。一进门,那股子茶香就扑鼻而来,不像别的品茶地方那么严肃。这里没什么繁文缛节,几张原木茶桌随意摆放着,墙上挂着东北林区的风景画。负责人是个穿着棉麻衫的年轻人,他一边烫着茶杯一边说:“咱这儿啊,就是想让每个普通人都能尝口好茶,说说自己的感受。你觉得这茶是回甘快,还是入口柔,怎么想就怎么说。”
隔壁的“珲春品茶评选活动工作坊”又是另一番景象。这里更像是茶友们的小聚场所,每周末都会办个小型品鉴会。我第一次去的时候,正赶上他们在品鉴一批新到的金骏眉。七八个人围坐一圈,中间摆着五六套茶具,有位大姐抿了一口茶,眯着眼睛说:“这茶有股子蜜香,跟我老家福建的正山小种有点像,但好像又不太一样。”旁边的大爷立刻接话:“要我说啊,这茶的劲儿更足,适合咱们东北人喝。”
两种不同的茶味体验
这两个地方虽然都在做和茶相关的事,但风格确实不太一样。工作室那边更像是个自由发挥的舞台,谁都可以来试试,说得好不好都没关系,重在参与嘛。而工作坊这边呢,多了几分认真劲儿,大家会为了某个茶叶的特色讨论半天,有时候争得面红耳赤,最后却总是相视一笑,又举杯共饮。
记得上个月,我在工作室遇到个挺有意思的事儿。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,大概是头一回正经品茶,她端起茶杯抿了一口,皱着眉头想了半天,忽然眼睛一亮:“这茶喝下去,就像吃了一口刚摘的黄瓜,清清脆脆的!”这话把大家都逗乐了,可仔细一品,还真有那么点意思。你说这品茶啊,本来就不该有标准答案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。
而在工作坊那边,我见识到了什么叫“专业里透着人情味”。他们不光品茶,还会聊到茶叶的来历、制作工艺,甚至聊聊采茶人的故事。有位退休的老教师说:“在这儿的每一杯茶,都能品出不一样的人生滋味。”这话说得,真是恰到好处。
慢慢地,这两个地方成了珲春茶友们最爱去的去处。有人喜欢工作室的自由随性,有人偏爱工作坊的热闹深入。但不管去哪儿,大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杯茶,找到能聊到一块儿的茶友。
现在走在珲春的街上,时不时就能听到有人在聊:“明天去工作室坐坐?”“不了,工作坊有新到的普洱,一起去尝尝?”这两家就像是一对性格迥异的兄弟,用各自的方式,让古老的茶文化在这座边境小城里焕发出新的生机。也许,这就是茶的魅力所在——它既能高雅地登堂入室,也能亲切地融入寻常百姓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