穆棱嫩茶论坛,品茗交流会暨茶友座谈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06:32:42 来源:原创内容

北方的春天来得总是晚一些,当江南的茶山早已绿意盎然,穆棱河畔的茶园才刚冒出嫩生生的新芽。这片黑土地孕育的茶叶,带着特有的醇厚与甘甜,就像咱们东北人的性子,实在,有劲儿。就在上个周末,我有幸参加了这场特别的穆棱嫩茶论坛,与其说是论坛,不如说是一次老友重逢般的茶聚。

走进会场,茶香就扑鼻而来,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架势,而是暖融融的、带着烟火气的亲切。大家围着茶桌坐下,没有名牌,不分主次,面前的白瓷盖碗里,正泡着今年头采的穆棱嫩茶。茶汤清亮,抿一口,舌尖上先是漾开一丝微苦,紧接着,喉头便涌上绵绵不绝的回甘。

一杯茶里的山水人情

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位来自下城子镇的老茶农,王大爷。他的手粗糙得像老树皮,可端起茶杯的动作却轻柔得很。“这茶啊,就跟娃一样,”他眯着眼说,“你看这片叶子,它认得咱这儿的山水。早上几点见日头,晚上喝多少露水,它心里都记着呢。”他这番话,让我端着茶杯愣了好一会儿。我们平时喝茶,可能只关心香气和价格,却很少去想,这一片叶子背后,竟藏着整整一片风土的记忆。

论坛的交流环节,没有死板的流程。大家你一言我一语,聊的都是实在话。有人问,为啥咱穆棱的茶泡出来特别耐泡?另一位接了话茬:“咱这地方积温低,茶叶长得慢啊!慢工出细活,里头的滋味自然就攒得厚实。”这么一说,大家都笑了,纷纷点头。这让我想起之前参与的穆棱嫩茶论坛,总是能听到这样既专业又接地气的分享,把复杂的道理,叁言两语就点透了。

茶过叁巡,气氛更热络了。一位从外地赶来的年轻茶艺师,带来了她用穆棱茶创新的冷泡法子。玻璃壶里,茶叶缓缓舒展,像一出默剧,味道却清冽甘爽,别有一番风味。这不禁止让人思考,老祖宗传下来的热泡固然好,但年轻人喜欢的新花样,或许也能给老茶叶找到新出路。

不知不觉,窗外天色已暗。这场品茗交流会暨茶友座谈,没有得出什么宏大的结论,但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满足的光彩。我们喝的哪里只是一杯茶呢?我们喝的是穆棱河畔的春水,是林间的晨雾,是老茶农手心的温度,是彼此之间那份因茶而生的连接。临走时,王大爷塞给我一小包他自己留着喝的“私房茶”,嘱咐我:“拿回去,慢慢品。”

回到家,我用盖碗重新泡上大爷给的茶。水汽氤氲中,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午后,耳边是大家的欢声笑语。这场穆棱嫩茶论坛让我真切地感觉到,好东西从来不需要太多言语,它就在那儿,在一杯温暖的茶汤里,静静地等着懂它的人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