邓州炮楼攻略分享,邓州炮楼游玩指南
上周刚从邓州回来,朋友催着我写份实用攻略。说实话,这座民国时期的炮楼比想象中有意思得多,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我的实地体验。
去之前查路线时发现,炮楼位置比预想的方便。从市区坐公交到文化路口,顺着指示牌走十分钟就能看到那座灰砖建筑。建议避开周末下午,我周二早上去的,就遇到两叁组游客,拍照完全不用等。
亲测最佳游览路线
穿过月牙形门洞时,明显感觉温度降了几度。炮楼内部保存得相当完整,狭窄的旋转楼梯仅容一人通过,青砖墙面还留着当年的弹痕。在二层东面的射击孔往外看,突然理解为什么选这个位置——视野真的开阔,整片老城区尽收眼底。
记得穿防滑的鞋子!那些木楼梯被岁月磨得发亮,我差点在转角处滑倒。有位当地老人坐在院里编竹篮,他说小时候常来这儿玩,指着西墙根说原来还有个防空洞,现在封住了。这种活历史,比展板上的文字生动多了。
炮楼后墙嵌着叁块石刻,雕着类似镇煞符咒的图案。我盯着看了半天,突然发现中间那块石的纹路像只展翅的鸟。后来查资料才知道,这是当年守军为求平安刻的,很多游客会特意来摸这些石刻。
对于邓州炮楼攻略分享,最想提醒的是带够零钱。门票只要二十元,但只收现金。门口阿婆卖的炸糖糕特别香,叁元两个,热乎乎地咬开还能流心,坐在古槐树下吃完才舍得走。
回程时遇到对老夫妻,他们说每年来都要看看炮楼。老爷子说比起翻新的景点,这种带着岁月痕迹的地方更让人愿意待着。确实,在二楼的窗台前站了会儿,檐角风铃叮当作响,恍惚能听见八十年前的马蹄声。
如果时间充裕,建议把旁边的老街也走走。青石板路配着红灯笼,有家做竹编的手艺人会现场编蛐蛐笼。我买了两个带给侄女,比塑料玩具有味道得多。
这次邓州炮楼攻略分享就到这里。要是你也准备去,记得选个晴天,下午四点的光线穿过木窗棂时,墙上会映出特别好看的花纹。这大概就是老建筑最动人的时刻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