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门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,附近街巷200元一回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8:53:38 来源:原创内容

站台外的另一种生活

海门火车站总是闹哄哄的。拖着行李箱的旅客像潮水一样涌出来,又匆匆散去。我站在出站口对面的小卖部门口,点了根烟,看着人群慢慢变少。太阳斜斜地挂在西边,把站前广场的水泥地烤得发烫。

就在这时,我听见两个拉客的司机在聊天。“现在生意难做啊,”年纪大点的那个说,“不像那边巷子里,两百块一次,从来不愁客源。”他随手指了指火车站东侧那片老居民区。我心里咯噔一下,海门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,这个说法我早有耳闻,但真听当地人说起,还是头一回。

好奇心像只小猫,在我心里挠啊挠的。掐灭烟头,我决定往那边走走。说是小巷,其实更像是一条被遗忘的老街。两边的房子都有些年头了,墙皮斑驳脱落,露出里面的红砖。几家理发店、杂货铺懒洋洋地开着门,老板坐在躺椅上打盹。

越往深处走,越能感受到另一种节奏。几个中年女人坐在巷子口的石墩上,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。她们的眼神很特别,既不像等公交的乘客那样焦急,也不像逛街的人那样悠闲。那是一种等待的眼神,像是在守着什么。

“要歇脚吗?”一个穿花衬衫的女人突然问我。我愣了一下,摇摇头继续往前走。巷子深处更安静了,偶尔能听见某扇门后传来电视的声音。这里的生活似乎和火车站完全是两个世界——那边人来人往,行色匆匆;这边时间像是慢了下来,连猫都懒得叫唤。

我又想起了刚才司机说的附近街巷200元一回。这个价格在海门这种地方不算便宜,但比起大城市的消费,又显得很实在。巷子里的住家大多关着门,偶尔有几户开着门的,能瞥见里面简单的摆设:一张床,一个电视,仅此而已。

天色渐渐暗了下来,巷子里的路灯陆续亮了。那光线昏黄昏黄的,把人的影子拉得很长。我突然注意到,巷子里的人多了起来。有刚下火车的旅客拖着行李箱走进来,熟门熟路地敲开某扇门;也有本地人模样的人,骑着电动车在巷子里转悠。

一个推着小吃车的大姐在我旁边停下,开始摆弄她的铁板。“这条巷子啊,白天静悄悄,晚上才活过来。”她像是自言自语,又像是说给我听。铁板上的鱿鱼滋滋作响,香气飘得很远。

我站在巷口,看着这条普普通通却又藏着故事的小巷。它就像火车站的另一面,不为人知,却又真实存在。那些匆匆而过的人,可能永远不知道,就在离站台几百米的地方,有这样一条巷子,藏着这座小城的另一张面孔。

远处传来火车的汽笛声,又一趟列车进站了。巷子里的人似乎也听到了这声音,不约而同地朝火车站方向望了望。新一批旅客正在出站,他们中的某些人,或许也会在某个时刻,拖着行李走进这条巷子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