敦化男人最爱去的小巷子,敦化汉子常走的僻静小径
这巷子就在老电影院后头,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墙角青苔长得正欢。要说这地方有啥特别的,可能就是那几家开了二十多年的老铺子。
巷口修表铺的王师傅总是戴着单眼放大镜,手里捏着细小的齿轮。他这儿从早上七点开门就陆续有人来,不只是修表,更多是老哥们蹲在门口扯闲篇。“你这表芯该上油了”,王师傅边说边递给老李一根烟,两个男人就着机油味聊起孩子考大学的事。
晌午的面馆
再往里走第三家,挂着蓝布帘的就是刘家面馆。中午十一点半准时飘出炸酱的香味,几张木头桌子总是坐得满满当当。老食客不用看菜单,进来喊声“老样子”,老板娘便朝后厨吆喝:“宽面多放辣子!” ?
常来的赵哥说,在这吃面图个自在。能独自闷头吃完,也能和熟人拼桌聊两句。手机搁桌上半天不看,就听着厨房锅铲碰撞声,倒比在家吃饭还舒坦。
巷子中段有棵大槐树,树荫底下总停着几辆自行车。下午两叁点,常见几个中年男人在这儿下象棋,楚河汉界杀得认真。观战的比下棋的还着急,忍不住要指点:“跳马呀老张!”偶尔为一步棋争得面红耳赤,过会儿又凑着头一起点烟。
夜幕降临后
天擦黑时,巷子又是另一番光景。五金店早早拉下卷帘门,但尽头的烧鸟摊却亮起暖黄的灯。老板烤串的动作不紧不慢,来这儿的人也不催,就着啤酒说些白天不便说的话。
刚下班的小陈常来这儿坐坐:“在公司绷了一天,到这儿才敢松口气。”他扯了扯领带,咬下一串烤鸡软骨。隔壁桌的老闫独自小酌,他说女儿嫁人后,这巷子成了他每天必来的地方。
这条敦化男人最爱去的小巷子不宽,从头走到尾不过十分钟。但好多人宁愿绕路也要从这儿过。可能是为了买包烟,可能是取修好的手表,也可能什么都不为,就为走这段路时那份踏实。
路灯把影子拉得老长,巷子里飘着各家饭菜的香味。修表铺的卷帘门哗啦落下,面馆正在收拾碗筷。这些敦化汉子常走的僻静小径,藏着他们最寻常也最珍贵的日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