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安那里有站小巷,广安那条有站的小巷
一条小巷的日与夜
说来也怪,广安那里有站小巷,这个听起来有点绕口的说法,在老街坊们的口中却格外自然。我第一次听说这条巷子,就是从一位住在附近的老爷爷那里。他眯着眼,用带着浓浓本地口音的普通话说:“你说广安那条有站的小巷啊,往前走,拐个弯就是咯。”
这条巷子不宽,并排走叁四个人大概就挤不下了。地面是老旧的青石板,被岁月磨得有些光滑,下雨天走路可得留神。巷子的一侧是斑驳的砖墙,另一侧则是些低矮的店铺,有理发店,有小卖部,还有一家飘着卤菜香味的熟食档。巷口立着一根老旧的路灯,灯泡瓦数不高,夜里投下昏黄的光,把人的影子拉得老长。这大概就是“有站”说法的由来了——那根静静站立、守着巷口的路灯。
白天的广安那里有站小巷,是充满生活气息的。清晨五六点,送奶工自行车铃铛的叮铃声会准时响起;七八点钟,上班族急匆匆的脚步声和学生们嬉笑打闹的声音交织在一起;到了午后,巷子会变得安静些,只偶尔听到收音机里传来的咿呀戏曲声,或是几位老人坐在小凳上闲聊的只言片语。小卖部的老板娘认得巷子里几乎每一个人,谁家孩子考上了大学,谁家最近来了客人,她都能跟你唠上两句。
我对这条巷子最深的印象,却是在一个深秋的傍晚。那天我加完班路过,巷子里没什么人,只有那盏路灯已经亮了。橘色的光晕笼罩着一小片天地,旁边的熟食档还开着,热气腾腾的。我买了个烧饼,靠在墙边慢慢吃着,看着这安静的一幕。忽然觉得,这条看似普通的广安那条有站的小巷,就像一个默默无言的守护者。它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迁,也收藏着无数普通人一天又一天平实而温暖的日子。
当然,巷子也在变。去年巷子尾那家老式理发店关门了,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可以扫码支付、装修时髦的奶茶店。青石板路有些松动的地方,也被市政工人重新铺整过。有人说,这条巷子越来越新了;也有人说,它少了点过去的味道。但在我看来,那根站立的路灯没变,那份扎根于市井的生活感,也依然顽强地存在着。
如今,每次和朋友聊起广安,我总会不经意地提到那条巷子。我会说,如果你想去看看,就找那个有站的小巷,就是广安那里有站小巷。它或许没有风景名胜的壮观,也没有网红打卡地的热闹,但只要你走进去,放缓脚步,就能触摸到这座城市最真实、最柔软的脉搏。那里有寻常人家的灯火,有邻里之间的寒暄,有岁月静静流淌过的痕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