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州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,小巷深处两百元的温情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0:42:02 来源:原创内容

巷子口的梧桐叶子黄了又绿,老张蹲在杂货店门槛上卷烟,烟丝撒了一地。他眯眼望着巷尾那扇褪色的木门,想起二十年前背着编织袋来到孟州的那个雨天。

“两百块,连宾馆都住不了一星期。”老张把卷好的烟叼在嘴上,含混地说,“可那会儿,这两百块钱能在巷子里租一个月房,还能每天多加个肉菜。”

木门里的烟火气

翠芳就是在巷子最窄的那段路上出现的。她推着自行车,车篮里装着从菜场捡来的菜叶,车把上挂着帮人缝补的衣裳。老张记得特别清楚,那天他的编织袋破了,东西滚了一地,翠芳停下车,什么也没说,蹲下来就帮他捡。

“你新来的吧?”翠芳问,眼睛亮晶晶的。老张嗯了一声,手里攥着刚取的二百块钱——那是他全部家当。后来这两百块钱变成了一个小煤炉、两副碗筷、还有每晚亮到深夜的灯。翠芳说,巷子里的日子不用多富贵,心里踏实就行。

如今巷子要拆了,墙上画满了白色的“拆”字。老张站起身,拍拍裤子上的灰。他想去找翠芳说说拆迁的事,可走到巷尾又折返回来。有些话,攒了二十年也没说出口。

隔壁理发店的王姨探出头:“老张,翠芳刚才还问你呢!”他愣了一下,加快脚步往巷尾走。风穿过狭窄的巷道,把晾衣绳上的衬衫吹得哗啦啦响,就像当年翠芳在公共水池边给他洗衣服的声音。

这条巷子见证了多少像他们这样的孟州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。没有山盟海誓,只有实实在在的陪伴。老张忽然想明白了,他得告诉翠芳,拆迁款下来后,他想在城郊买个小院子,种她最喜欢的月季花。

推开那扇熟悉的木门,翠芳正在院子里晒被子。阳光透过梧桐树的缝隙洒在她花白的头发上,她回头一笑:“就知道你会来。”老张从口袋里摸出存折,那上面有他们这些年一点点攒下的钱。

“院子不用太大。”翠芳轻声说,手里拍打着的棉被扬起细小的尘埃,在阳光里跳舞。他们谁都没再提两百块钱的事,但谁都记得那个开始。这条巷子即将消失,可有些东西会一直在。

傍晚时分,老张和翠芳并肩坐在门槛上。远处推土机的轰鸣声暂时停歇,巷子里飘起炊烟。他们聊起巷口那棵歪脖子树,聊起下雨天会漏水的屋顶,聊起那些用两百块钱撑起的日日夜夜。

“明天我去办事处问问拆迁的事。”老张说。翠芳点点头,起身去做饭。厨房的灯亮了,油下锅的声音滋啦作响,葱花的香气飘满整条小巷。这大概就是最真实的小巷深处两百元的温情,简单,却足以温暖余生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