儋州大学门口暗号是什么,儋州大学校门暗语有哪些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13:57:27 来源:原创内容

校门口的“通关密码”

前几天路过儋州大学,正好碰上下课时间,门口挤满了学生。我站在树荫下等人,无意间听到两个男生的对话。穿蓝色罢恤的男生压低声音问:“今晚还去老地方吗?”旁边戴眼镜的男生左右张望了下,回了句:“明月几时有。”我当时就愣住了,这听着怎么像特务接头?

后来跟在校任教的同学吃饭,聊起这事他笑得直拍大腿。原来所谓“暗号”,压根不是什么神秘兮兮的东西。儋州大学校区比较新,周边商铺更新换代快,学生们为了方便相认,渐渐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说法。比如“明月几时有”指的是学校后门那家通宵营业的烧烤摊,老板特别爱唱苏轼的水调歌头。

其实仔细想想,每个大学多少都有类似的“暗语系统”。在儋州大学,“图书馆叁楼东侧”特指最适合情侣约会的角落,“小白楼”说的不是建筑颜色而是教务楼,“彩虹台阶”则专指美术学院那段被学生画得五彩斑斓的楼梯。这些称呼外人听着一头雾水,但本校学生心领神会。

我同学说,现在新生入学都不用刻意记这些。开学头两周跟着学长学姐混几回,自然就掌握了这些生活常识。倒是有些毕业生聚会时,还会用这些暗号来确认是不是同届的——能准确说出“二食堂土豆饼”最佳出炉时间的人,绝对是那些年一起抢过饭的战友。

去年校庆还有个趣事。几个毕业十年的校友想回原来常去的奶茶店怀旧,到了地方发现店铺早就换了招牌。他们在群里发愁,马上有学弟提醒:“试试说'芋圆加冰不加糖'?”结果现任老板听完会心一笑,从柜台底下拿出本泛黄的留言册——那家店虽然易主,但保留了接收特定暗号的传统。

这些看似随意的生活暗语,慢慢变成了儋州大学的另类文化符号。听说学生会正在整理这些口头禅,准备做成新生手册的补充篇。不过同学们普遍觉得,真正有趣的暗号永远在民间自发产生,等被正式收录的时候,说不定已经过时了。

最近又冒出个新说法“椰子树下见”,指的是体育馆旁边那排椰子树。据说晚上总有人在那儿交换考研资料,但具体在哪个树坑藏东西,这就是只有当事人知道的二级暗号了。你看,这套系统还在不断升级换代呢。

所以要是再听见有人在校门口对暗号,真不用太惊讶。说不定过两年回访,又能收集到新鲜有趣的校园新词汇。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,或许比官方校训更能体现一所大学的真实面貌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