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旧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,火车站旁小巷200元一回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4:59:03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天路过个旧火车站,忽然想起朋友提过一嘴的小巷子。这地方就在出站口往右拐,沿着围墙走两百米左右,窄得只能容两个人并排通过。巷口杂货店的老板娘正眯着眼睛晒太阳,手边搪瓷缸里的茶水冒着热气。

墙上斑驳的广告贴了一层又一层,最新那张写着"空调维修"的红纸被风吹得卷了边。巷子深处传来断续的敲打声,像是谁家在装修。我站在巷口犹豫时,有个穿工装的大哥推着自行车出来,车篮里装着扳手和螺丝刀。

巷子里的寻常人家

往深处走才发现,这儿根本不是什么神秘地带。老式居民楼的阳台上晾着衬衫校服,叁楼那户的绿萝垂到了二楼窗台。飘来的饭菜香里带着糊辣椒的呛味,这才是地道个旧人家的味道。转角修鞋摊的老爷子正给高跟鞋换底,旁边文具店门口,几个学生围着抽卡牌。

忽然听见有人扯着嗓子问:"通下水道怎么算钱?"穿蓝褂子的师傅头也不抬:"两百块,堵得厉害再加五十。"这话让我愣了下,转而忍不住笑出声。原来坊间传闻的"200块钱一次",说的是这类便民服务。

五金店老板靠在躺椅上摇扇子:"前些年火车站扩建,我们这排房子差点拆迁。后来留着做了便民服务点,通下水道、修家电都这个价。"他指着巷尾,"李师傅修锁,张姐改衣服,都是老街坊了。"

这时有个拖着行李箱的游客在巷口张望,卖冰粉的大婶招呼道:"找旅馆往左走,这儿是便民巷。"游客讪讪地转身,嘴里嘟囔着"找错了"。

生活的本来模样

傍晚时分,巷子渐渐热闹起来。下班的人顺路来取修好的电器,主妇们围着菜摊挑拣。放学的小孩在青石板上追逐,惊得卧在窗台的猫竖起耳朵。家电维修铺里,老师傅把收据本推给顾客:"200元一回,老价钱了。"

我突然觉得,这条巷子就像老城的毛细血管。没有光鲜亮丽的招牌,却维系着最朴实的生活脉络。那些对于火车站旁小巷的流言,终究敌不过柴米油盐的真实。

路灯次第亮起时,我听见两个阿姨在粮油店门口闲聊。系围裙的那个说:"我家水管漏了,明天请王师傅来看看。"另一个接话:"还是老价钱吧?""那当然,火车站旁小巷200元一回,都是熟客了。"

走出巷口回望,居民楼的灯火渐次点亮。那些温暖的窗后,正在上演着比传闻更鲜活的故事。青石板路上倒映着斑驳光影,像这条巷子正在呼吸的证明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