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大连池100米内学生约,附近学子相约同行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03:34:59 来源:原创内容

五大连池的清晨总是带着点仙气儿,湖面飘着薄雾,像是谁给群山系了条纱巾。我站在民宿阳台伸懒腰时,正巧看见隔壁院子的李同学在往背包里塞地质锤。这已经是我在这片区域遇到的第七个学生了——等等,这不就是那个在论坛里特别火的「五大连池100米内学生约」活动吗?

说来也巧,昨晚刷手机时看到同城板块跳出一条"附近学子相约同行"的召集帖,发帖人说是要组个火山地质考察小队。没想到今早拉开窗帘,就看见叁五个戴着遮阳帽的年轻人站在路口榕树下互相核对学生证,有个扎马尾的女生正举着手机导航:"大家往喷气锥碟景区走,记得避开西边的施工路段!"

石海里的特别课堂

跟着这群地质专业的同学穿过白龙洞,眼前突然展开大片黑色玄武岩。来自省城大学的王帆捡起块蜂窝状的石头:"你们看这熔岩台地,像不像凝固的巧克力瀑布?"他顺手把岩石传给我们摸,冰凉表面的气孔里还藏着细小的水晶。穿着荧光绿冲锋衣的学妹突然指着石壁:"快看!这些岩缝里长着仙女木!"那簇顶着露珠的白色小花在墨色岩石间格外醒目,几个同学立刻掏出笔记本写生。

走在熔岩隧道里时,大家不自觉压低声音。哈尔滨来的小张打开头灯照向穹顶:"听说这条地下长廊能通到叁池边..."话音刚落,隧道深处传来水滴落潭的清脆回响,惊起几只休眠的蝙蝠扑棱棱从头顶掠过。队伍末尾的男生赶紧扶住岩壁:"这地形比课本上的剖面图生动多了!"

在翻过石龙脊时,我注意到每个岔路口都有之前考察队堆的玛尼堆。云南姑娘小林往石堆添了块棱角分明的火山弹:"这算不算地质人之间的暗号?"她背包侧袋插着的标本袋已经装得鼓鼓囊囊,里面除了矿石还有她沿途收集的火山杨落叶。

温泊边的野餐会

中午在二池温泊休息时,不知谁先掏出用保温饭盒装的红烧明太鱼,接着河南小伙儿亮出家乡的胡辣汤,长春姑娘带来切好的打糕,瞬间把观测平台的栏杆变成了自助餐桌。就着氤氲的地热蒸汽,同学们交换着各自学校的地质实习趣事。有个戴眼镜的男生正给同伴看手机里拍到的火山莓:"我导师说这种果实只在矿脉附近生长..."

捧着热乎乎的泉煮蛋,我发现这些来自不同院校的年轻人早已没了初见的生分。穿中国地质大学文化衫的男生正在教大家用草茎测量水温,几个女生围着温泉水涌形成的珍珠滩拍照。当阳光穿透云雾洒在碧蓝的湖面上时,整片水域突然泛起细碎金光,有个姑娘轻声哼起了《大地之子》的调子。

下午在火烧山采集标本时,突然下起太阳雨。同学们嘻嘻哈哈躲进岩棚,北京来的博士生趁机展开地质图:"你们发现没有,这片彩砂带与东南侧的熔岩冢形成呼应..."雨滴敲击玄武岩的声音渐渐密集,混合着同学们对于火山机构演变的讨论,竟谱成了奇妙的交响曲。

回程路上经过药泉山,遇见当地采药的老乡正给学生讲解如何辨认刺五加。暮色中的连池泛起橙紫色波纹,同学们背包里的岩石标本叮当作响。那个最初在论坛发起"附近学子相约同行"的女生突然指着天空:"看!丹顶鹤!"所有人都仰起头,看那行白色身影掠过十四座火山锥,渐渐融入瑰丽的晚霞。

站在叁池码头等接驳车时,李同学把多出来的火山石递给我:"今天这趟真是值了。"他手机屏幕还亮着新建的微信群,群名赫然显示着"五大连池100米内学生约第二期"。夜风送来远处白龙湖的潮声,满载着地质资料的相机内存卡正在背包里发烫,而更多对于火山与青春的故事,才刚刚翻开序章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