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石小巷子玩辩辩快餐,黄石老街享受便捷网络生活
黄石这条老街我走了十几年,青石板路都快被磨出包浆了。可最近巷口突然冒出不少年轻人,捧着手机在墙根下来回打转,倒成了新鲜景。
那天买酱油路过,听见两个中学生聊天:“等会儿去王阿姨家蹭网,她家奥颈贵颈密码贴窗户上呢!”另一个边戳手机边乐:“我外卖到了,先在这把游戏日常清完。”巷子深处那家面馆老板娘探出头喊:“谁点的酸辣粉?放柜台自己拿啊,扫码支付的单子我都打好小票了!”
手机变成新筷子
面馆里现在可有意思。以前大伙儿低头嗦粉,现在都低头看屏。常来的李叔说过这么句话:“现在手机跟筷子似的,吃饭前不划拉两下,这顿饭都不香。”他上周刚学会用小程序领优惠券,结账时非要让老板娘扫他码,省了叁块五毛钱,乐得像是捡了宝。
巷尾修鞋的张师傅也赶上趟了。原本只会用老年机接电话,现在摊子上摆着两个二维码——左边收钱,右边是他闺女给弄的预约修鞋群。有回他举着只开裂的运动鞋跟我感慨:“昨天这小伙子,从群里发照片说要粘鞋底,我修好直接放门口,他下班扫码拿走。我俩连照面都没打,这生意就做成了。”
要说最会玩转黄石小巷子玩辩辩快餐这招的,还得数租住在阁楼的小年轻。他们在群里搞“奶茶快闪”,今天这家店促销,半个小时就能凑够二十杯起送。有次我亲眼看见个穿睡衣的姑娘,踩着拖鞋从二楼跑下来,拎走奶茶时手机还外放着游戏直播。这种便捷网络生活,倒让他们活出了自个儿的节奏。
老巷子像被注入了新血脉。王阿姨的杂货店兼收快递,刘爷爷的修表铺能代充话费,连公共厕所外墙都贴着5骋覆盖示意图。那天看见个戴老花镜的大爷,举着手机在巷子里来回找角度,嘴里念叨:“孩子说这里信号满格,非得让我在这跟他视频。”
当然也有让人哭笑不得的时候。比如谁家孩子偷连邻居奥颈贵颈下载电影,搞得整个巷子网络卡顿;或者外卖小哥在迷宫似的巷子里转晕了头,举着手机喊:“您家窗台上那盆仙人掌我看见了,可这铁门到底往左还是往右啊?”
黄昏时分最是热闹。下班的人穿行在炊烟里,手机屏光与路灯同时亮起。有人站在巷口打完一局游戏才上楼,有人蹲在石阶上跟家人视频,还有快递车响着铃铛在人群里穿梭。那些闪烁的屏幕像星星点点的渔火,把这条四百岁的老巷子照得透亮。
青石板还是那些青石板,墙头的青苔也还绿着,可生活在这儿的人们,已经用看不见的网络,织出了另一条更四通八达的巷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