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东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邻近火车站的小巷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13:19:08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个总被错过的地方

每次从丹东火车站出来,目光总会被气派的站前广场和高耸的建筑吸引。人流像潮水一样涌向主干道,出租车排成长龙,很少有人会扭头往旁边多看几眼。可就在火车站正对面,隔着一条不算宽的马路,藏着几条不起眼的小巷子。要不是那次为了躲一场突如其来的阵雨,我大概永远也不会走进去。

巷口很窄,刚够两个人并排走。一进去,喧嚣瞬间就被隔在了身后,像是突然按下了静音键。脚下是有些年头的石板路,被雨水打湿后,泛着幽幽的光。两旁的房子不高,墙壁上爬满了青苔,有些墙皮斑斑驳驳地脱落了,反倒有种说不出的味道。

我贴着墙边的屋檐慢慢往里走,能闻到一股潮湿的、带着点霉味,但又混合着饭菜香气的味道。这大概就是老巷子特有的气息吧。偶尔有骑着电动车的人小心翼翼地从我身边经过,车轮碾过积水,发出轻柔的唰唰声。

巷子里的烟火日常

再往里走,空间稍微开阔了些,生活的景象也丰富起来。左手边是一家小小的理发店,红蓝白叁色的旋转灯筒慢悠悠地转着。老师傅正给一位大爷理发,动作不紧不慢,偶尔聊上两句。隔壁是一家粮油铺,各种米面豆子装在透明的箱子里,散发出谷物朴实的香气。

最让我驻足的,是那个支在巷子拐角的烤地瓜炉子。炉子冒着丝丝热气,在微凉的空气里显得格外诱人。守着炉子的大姐穿着厚厚的棉马甲,笑着问我:“来个烤地瓜?甜得很。”我买了一个,捧在手里热乎乎的,撕开焦脆的外皮,金黄的瓤儿冒着热气,甜糯的味道一下子在嘴里化开。这份简单的温暖,可比车站里便利店那些包装精美的零食实在多了。

我一边吃着地瓜,一边打量着这条丹东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。这里的节奏,和几步之遥的车站完全是两个世界。车站里,人人行色匆匆,都是过客;而这里,时间仿佛走得更慢,住在这里的人,脸上是一种安稳和从容。

一位坐在自家门口剥豆子的阿姨看我站着不动,主动搭话:“没来过这儿吧?很多人都不知道火车站对面还有这么个地方。”我点点头,心里有些感慨。可不是嘛,人们总想着奔向远方,却常常忽略了近在咫尺的风景。

往里走,还能看到一些老式的窗棂,甚至有几户人家在窗台上用破旧的搪瓷盆种着小葱和蒜苗,绿油油的,充满了生机。电线在头顶纵横交错,像一张复杂的网,却也构成了巷子独特的天空。

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。我回头望了望这条被我偶然闯入的邻近火车站的小巷,它依旧安静地待在那里,像一位沉默的守护者,看着车站前日复一日的迎来送往,自己却保留着一份独家的记忆与宁静。我把最后一口地瓜咽下,带着一身暖意,重新汇入了车站广场的人流。但这一次,感觉有点不一样了,心里好像装下了一个小小的、温暖的秘密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