句容微信附近的人100元俩小时,句容微信附近的人两小时百元
这几天在朋友圈看到有人转发“句容微信附近的人100元俩小时”的消息,心里咯噔一下。这年头各种信息满天飞,真真假假实在难辨。
正好有个老同学在句容工作,我就顺手把这条消息转给了他。他很快回了条语音:“你也看到这个了?我们单位群里前两天还有人讨论呢。”他说这话时带着点哭笑不得的语气。
其实仔细想想,“句容微信附近的人两小时百元”这种说法挺模糊的。到底指的是什么服务?是家政清洁,还是陪聊陪逛?信息不明确,就容易让人往不好的方面联想。
线下走访的真实见闻
上周我去句容办事,特地多留了半天想弄个明白。在崇明公园附近,我注意到有些小广告若隐若现地贴在共享单车上,内容都和微信有关。我问了个在树荫下乘凉的大爷,他摆摆手说:“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,隔叁差五就冒出来,物业来了就撕,撕了又贴。”
走进一家奶茶店,我假装等人,和店员聊了起来。提到微信相关服务时,她压低声音说:“确实有人通过微信接零活,主要是帮忙排队、代买东西之类的。但正规的都是明码标价,那种含糊其辞的,最好别碰。”
在街头随机问了几个年轻人,他们表示也听说过“句容微信附近的人100元俩小时”这种说法,但都觉得不太靠谱。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说:“现在找临时工都在正规平台,这种来路不明的,万一出了问题找谁去?”
这时我注意到,在大型商超入口处贴着警方提示牌,上面明确写着警惕各类网络诈骗。这让我想起之前看到的几起案例,都是先以低价服务为诱饵,然后层层加价。
正规渠道的优势
相比来路不明的服务,正规平台虽然价格可能稍高,但至少有保障。比如家政公司的小时工,都会穿着工装、带着工具上门,做完活还有回访电话。
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就在句容做家电清洗,他通过微信接单,但都是在实体店备案的。他说:“现在人警惕性都高了,要不是挂靠在店里,根本没人敢预约。”他的收费标准是每小时60-80元,根据清洗难度浮动,明明白白。
另一种常见的是陪诊服务,主要是帮助老年人去医院。这些服务人员都有培训证书,价格在每小时50元左右,完全不是那种含糊的“句容微信附近的人两小时百元”能比的。
说到底,这种模糊标价的方式,很可能是个诱饵。先吸引你联系,然后再提出其他要求。就像去年曝光的一个案例,开始说好是帮忙取快递,后来却要求代收来历不明的包裹。
现在想想,为什么“句容微信附近的人100元俩小时”这种信息能传播开来?可能就是利用了人们贪图便宜的心理。但俗话说得好,便宜没好货,这个道理在什么时候都适用。
在回程的车上,我刷着手机,又看到一条类似信息,这次换成了“句容微信附近的人两小时百元”,真是换汤不换药。我顺手就点了举报按钮,这样的信息少一条,可能就少一个人上当。
其实很多城市都有类似现象,不只是句容。关键还是大家要提高警惕,遇到这种模糊的信息,多问几个为什么。如果是正经服务,为什么不敢写清楚具体内容?为什么不敢留固定电话?为什么不敢提供营业地址?
下次再看到“句容微信附近的人100元俩小时”这样的信息,建议大家直接划走。真要找服务,还是去正规平台或实体店,贵是贵点,但买个安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