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照学生品茶上课,学子茶香伴读时光
清晨的阳光斜斜洒进教室,几个学生正小心翼翼地往玻璃杯里放入茶叶,热气袅袅升起,与窗外初升的朝阳交织在一起。这不是什么休闲茶馆,而是日照某中学高二年级每周叁早晨的固定光景——茶香课堂。
说来也巧,这个特别的课程源自一次偶然。去年秋天,班主任李老师发现班里总有几个学生早读时精神不济,要么哈欠连天,要么盯着课本眼神发直。有一天,她索性把自己泡的龙井分给前排的学生,没想到那堂语文课的气氛格外活跃。就是从那天起,"品茶上课"这个点子慢慢在李老师心里发了芽。
一盏清茶润课堂
刚开始推行时,不少家长直皱眉头:"这不是胡闹吗?上课喝茶,成何体统?"就连班上的学习委员也偷偷问:"老师,我们这不是在浪费时间吧?"
但变化确实在悄然发生。最明显的是那个总爱在课桌下玩手机的男生,现在他每周最期待的就是带着自己的小茶罐来上课。他说,看着茶叶在杯子里慢慢舒展,心里那些浮躁的情绪好像也跟着沉淀下来了。以前他听课超不过十分钟就要走神,现在能安静地听完一整节课,偶尔还会举手问问题。
语文课代表小雨告诉我,她最喜欢在品茶时朗读古诗词。"'赌书消得泼茶香',以前背到这句总觉得隔着一层纱,现在捧着温热的茶杯,忽然就懂了那种意境。"她说这话时,正在往杯子里添第二道水,茶叶在杯中缓缓旋转。
理科班的同学也从中找到了乐趣。物理课代表小陈兴奋地比划着:"我们上周用温度计测量不同水质泡茶的降温曲线,这不就是很好的热传导实验吗?"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,"说实话,以前觉得物理公式干巴巴的,现在发现它们就藏在生活里。"
这些点点滴滴的改变,让当初持怀疑态度的老师们也渐渐改变了看法。数学王老师说,他现在很喜欢在下午第一节课留出五分钟的"品茶时间",因为这段时间过后,学生们的眼神明显清亮了许多。
不过,最让人触动的是上个星期发生的事。那天轮到小雯带茶叶,她特意带来了家乡的日照绿茶。当清新的茶香在教室里弥漫开来时,她轻声向大家介绍:"这是我爸妈亲手炒制的。"那一刻,教室里出奇地安静,只有茶香在静静流淌。后来有同学说,那是他们第一次真正理解什么叫"一方水土养一方人"。
教导主任偶尔会从走廊经过,看着教室里学生们专注泡茶的样子,也不再摇头。他私下里和其他老师说:"这些孩子泡茶时的认真劲儿,要是能带到学习里该多好。"其实他不知道,这种专注已经在悄悄蔓延了。
当然,品茶上课也不是永远那么诗意盎然。记得有次小组讨论,一个男生太投入,不小心打翻了茶杯,课本遭了殃。全班手忙脚乱地帮忙擦桌子,倒成了那节课最难忘的插曲。后来他们学会了给茶杯盖盖子,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。
这让我想起班里一个学生说的话:"以前觉得喝茶是爷爷奶奶的爱好,现在才发现,原来慢下来的时候,能听见更多声音——茶汤注入杯子的声音,翻书的声音,还有自己思考的声音。"说这话时,他正小心地往同桌杯子里添水,那个平时风风火火的女生,此刻也安静地注视着杯中的涟漪。
窗外,又一片阳光正好落在讲台上。茶香还在教室里飘荡,夹杂着书页翻动的声音。或许教育的真谛,就藏在这些看似平常的瞬间里——不是填鸭式的灌输,而是像泡茶一样,需要适当的温度,足够的耐心,还有那份愿意等待茶叶慢慢舒展的心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