叁河学生品茶上课,学子茶香伴读时光
清晨的阳光斜斜地洒进教室,讲台上语文老师正讲到陆羽《茶经》,而每个学生课桌上都摆着白瓷盖碗。这不是什么茶艺培训班,而是叁河中学每周叁的常态——把课堂搬进茶室,让茶香伴着书香。
记得第一次听说要边喝茶边上课时,好多家长直摇头:“这不会分散注意力吗?”可真正体验过才发现,捧着温热茶杯,闻着袅袅茶香,那些古文诗词好像都活了过来。当老师讲到“寒夜客来茶当酒”,正好品一口刚沏好的龙井,那种意境瞬间就懂了,根本不用多解释。
茶香里的专注时光
你可能想不到,这些十四五岁的孩子现在都能像模像样地温杯、置茶、冲泡。班里最坐不住的小王同学,自从负责小组的茶具管理后,居然能安静地泡完整节课。“等着水烧开的时候,看着茶叶慢慢舒展,心就静下来了。”他这样说的时候,手里还稳稳地端着茶壶。
叁河学生品茶上课不只是形式上的创新。历史课上讲到茶马古道,学生们可以品尝来自云南的古树普洱;地理课学习各地风土人情,老师会带来对应的特色茶叶。那种跨越时空的体验,是单纯看书本完全比不了的。
班主任李老师发现,自从开始品茶上课,课堂上偷偷玩手机的现象少了一大半。“可能是手里端着茶杯,自然就腾不出手来玩手机了吧。”她笑着摇摇头,“而且泡茶需要耐心,这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孩子们的心性。”
茶香伴读的日子里,不经意间改变了很多事。以前课间追逐打闹的场景,变成了叁五同学围坐品茶、讨论功课的画面。就连教室里的气氛都变得不一样了——那种浮躁的气息淡了,取而代之的是茶香带来的宁静。
当然,这种教学方式也遇到过质疑。有老师担心会影响教学进度,但事实证明,当学生真正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时,吸收知识的速度反而更快了。就像那次化学课讲茶多酚,因为大家都能直观地看到茶叶的变化,那节课的内容同学们记得特别牢。
现在,每周叁成了学生们最期待的日子。不只是因为能喝茶,更是因为那种全新的学习体验。就连隔壁学校的老师都好奇来参观,想看看这个“叁河学生品茶上课”到底有什么魔力。
窗外梧桐叶沙沙作响,教室里茶香氤氲。少年们低头啜饮清茶,抬头聆听讲解,这样的画面让人恍惚——仿佛穿越回了古代书院,只是学子们身上的校服提醒着我们,这是在二十一世纪的课堂里。茶还是那片茶,课堂却已不再是传统的模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