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连微信附近人300元叁小时,附近好友300元叁小时相约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0:35:26 来源:原创内容

对话框里的那串数字

傍晚六点,我瘫在沙发上刷着朋友圈,屏幕上突然跳出个好友申请。头像是个穿白裙子的姑娘,备注写着“附近的人看到你”。顺手通过后,对话框里冷不丁冒出一行字:“大连本地,300元叁小时,陪聊天散步。”我捏着手机愣了愣——现在连交朋友都明码标价了?

对方很快又发来语音,声音倒是清亮:“就是找个说话的人呀,你看咱俩距离就隔两条街。”我盯着窗外渐暗的天色,想起这半年搬来大连后,除了同事几乎没认识新朋友。上次和人海边散步是什么时候?好像还是叁年前。

最终约在星海广场碰面。她裹着米色风衣出现,手里还提着杯奶茶。“请你喝的,”她直接把杯子塞过来,“放心,超时不加价。”吸管戳破塑封的瞬间,我忽然觉得这场景有点魔幻。

叁小时能发生什么

我们从贝壳博物馆逛到游乐场,她指着过山车说小时候总坐这个。聊起十五库的旧船锚,她突然停下脚步:“其实今天是我生日。”没等我反应,她又笑着摆手,“别紧张,不是要礼物。”

在海边长椅休息时,她掏出手机给我看相册。每张照片都标着日期和地点:“这是第47个见面的人,在劳动公园喂鸽子;这是第89位,在俄罗斯风情街拍到的夕阳。”相册名称叫《叁百块里的众生相》。

“很多人问为什么要收钱。”她捡起石子扔进海里,“免费的交情才最贵啊。这叁百块划清了界限,反而能说真话。”潮水漫过礁石,我想起上个项目组里那个总请客吃饭的同事,最后卷款跑路时连收条都没打。

路过婚庆广场时,遇到她相识的卖花阿姨。阿姨塞给我两支玫瑰,朝她眨眼睛:“今天这个看着踏实。”她数出二十块钱硬塞进阿姨围裙口袋,转身对我解释:“这阿姨儿子在读研,她白天在医院做保洁。”

计时器响起之前

最后半小时坐在渔人码头的石阶上,她忽然问:“你知道为什么定价叁小时吗?短了像完成任务,长了容易产生错觉。”远处渔船亮起灯火,她手机闹铃轻轻震动。“时间到啦,”她站起身拍拍灰,“谢谢你听我唠叨家事。”

分别时她突然朝我伸手,我下意识去掏钱包。她却只是轻轻握了握我的指尖:“今天生日,就破例握个手吧。”走出十几米回头,她还站在原处挥手,身影渐渐融进沿海栈道的灯带里。

回家翻看手机,发现不知何时被她改了备注——“第103个叁小时”。窗外传来货轮鸣笛,我忽然想起还没问过她真名。不过转念一想,在微信附近人300元叁小时的规则里,真名或许本就不重要。

后来偶尔经过那片海滩,总会多看两眼那张长椅。有次真看见个穿风衣的姑娘坐在那儿,低头按着手机。没过多久,我的屏幕亮起来,还是那条熟悉的开场白:“大连微信附近人300元叁小时,要聊聊吗?”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