格尔木学生品茶上课,学生课堂体验茶道文化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8:36:55 来源:原创内容

教室窗台上,几个白瓷碗里飘着几片嫩绿的叶子,水汽袅袅升起,把高原的阳光揉成了温柔的金色。格尔木的学生们正围坐成圈,小心翼翼端起面前的茶碗——这可不是什么课外兴趣班,而是他们每周最期待的品茶课堂。

当昆仑雪水遇见江南春茶

坐在靠窗位置的初二学生扎西才让,第一次闻到龙井茶的豆香时,忍不住打了两个喷嚏。“原来茶不只是阿爸喝的那种砖茶的味道啊!”他边说边学着老师的样子,用掌心轻轻转动茶碗。从昆仑山融化的雪水,遇上千里之外的江南春茶,这种奇妙的相遇让这些生活在戈壁城市的孩子,忽然触摸到了江南湿润的春风。

负责这门课的李老师说,刚开始很多家长不理解:“不就是喝茶嘛,能喝出什么名堂?”但慢慢地,孩子们在家会跟父母聊茶汤的颜色,会注意到水温的变化。有家长开玩笑说,现在孩子泡茶比做数学题还认真。

其实啊,这个格尔木学生品茶上课的项目,最初源自一位援青老师的突发奇想。她发现孩子们对地理课本上的“降雨线”“农作物分布”总是懵懵懂懂,倒不如让他们通过实实在在的茶叶,感受不同地域的气候水土。没想到这个尝试,竟让枯燥的地理知识变得生动起来。

茶香里的悄悄变化

最让老师们意外的是,品茶这件事居然改变了班级的氛围。以前课间追逐打闹的声音少了,总能看到叁五个孩子凑在一起观察茶叶舒展的样子。有个叫卓玛的女生,以前上课总爱低头玩手指,现在每次品茶都第一个举手要闻香。

“你们看,这片茶叶像不像在跳舞?”卓玛指着在热水中缓缓展开的茶叶,眼睛亮晶晶的。她开始留意到,同样的茶叶用不同温度的水冲泡,味道竟会如此不同。这种细微的观察力,也不知不觉用到了语文课的作文里。

班主任发现,自从开展了学生课堂体验茶道文化,孩子们说话的声音都轻了些。倒不是刻意要求,而是那种专注的氛围自然而然影响了每个人。就连最坐不住的小男生,在传递茶具时也会格外小心,生怕惊扰了这份宁静。

窗外是昆仑山的连绵雪峰,窗内是缕缕茶香,这样的画面在青藏高原的教室里缓缓展开。孩子们可能还不懂什么是“茶禅一味”,但他们确实在茶香中学会了等待,学会了感受当下。有个孩子说,等待茶叶泡开的那几分钟,感觉时间都变慢了,慢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。

现在,品茶课成了学校最受欢迎的课程。孩子们不仅认识了六大茶类,还学会了用当地特色的枸杞、沙枣搭配茶叶。他们正在策划一个“青藏风味茶饮”小项目,打算把家乡的味道融入这杯茶中。也许不久的将来,我们真能喝到带着昆仑山气息的特色茶饮呢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