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湖哪个巷子有姑娘,平湖何处巷中有女子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2:00:04 来源:原创内容

夜色渐浓,平湖老城的青石板路上浮起薄薄水汽。巷口卖糖人的老伯正收拾摊子,我上前搭话时,他手里的铜勺顿了顿:“您找哪条巷子?”这话倒把我问住了。

其实平湖的巷子哪有定数。东市街拐角的胭脂铺,每到申时就有几位绣娘坐在窗前理丝线,银针在暮色里闪着碎光。她们偶尔会哼些江南小调,嗓音像浸了桂花蜜。往西走到梧桐巷,总能遇见几个挎着竹篮的姑娘,篮里装着新采的莲蓬,走过时带起一阵水腥气的香。

巷子里的烟火气

要说平湖哪个巷子有姑娘,倒不如说每条巷子都有故事。记得去年梅雨季,我在伞巷见过个卖茉莉花的少女。她蹲在屋檐下串花环,雨珠子顺着瓦当滴进青苔,那场景像极了一幅水墨画。前两天再去,巷口卖酒酿的婆婆说,那姑娘已经去省城念书了。

老茶馆的赵掌柜倒是健谈,他拎着铜壶给客人添水时说:“二十年前我在梨花巷口摆摊,常有个穿蓝布衫的姑娘来买豆腐脑,总要加两勺桂花糖。”他望着巷子深处出神,“后来她嫁到北方,去年带着孩子回来,竟还认得我。”

其实在平湖,姑娘们的身影早就融进了市井日常。清晨的菜市有她们挑拣时令蔬菜的伶俐手势,午后书院门口能看到夹着诗集的女学生,就连拱桥下洗衣的妇人,捶打衣物的节奏都带着独特的韵律。

灯火阑珊处

那天在灯笼巷偶遇的场面颇有意思。几个穿汉服的姑娘正在拍视频,水红色裙裾扫过墙角的凤仙花。举反光板的小伙子操着北方口音问:“平湖何处巷中有女子?这不遍地都是嘛!”逗得拿团扇的姑娘噗嗤笑出声,发间的珍珠步摇跟着乱颤。

说实话,现在要找传统意义上的深闺绣户确实难了。但在裁云巷的苏绣工作室,还能见到手指翻飞的绣娘;雨花弄的旧书店里,总有个戴眼镜的姑娘在整理古籍。她们让这些老巷子始终透着活气。

前阵子路过改造后的船厂巷,倒是遇见件新鲜事。几个美院毕业的姑娘把废弃仓库改成了陶瓷工作室,拉坯机转出的陶罐还带着平湖水的纹路。她们烧制的青瓷茶具,底款都刻着“平湖月”。

暮色四合时站在望湖桥上,能看见巷弄里渐次亮起的灯火。哪扇窗后有着怎样的故事,或许只有穿过巷子的风知道。卖糖人的老伯最后送我个兔子造型的糖画,说:“惦记着巷子的人,比巷子本身更有看头。”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