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乡学生品茶上课,学生课堂品茶体验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3:27:45 来源:原创内容

走进宁乡这所学校的教室,你可能会怀疑自己走错了地方——没有唰唰的写字声,没有琅琅的读书声,取而代之的是茶香袅袅,孩子们正小心翼翼地往茶壶里注入热水。

这可不是什么课外兴趣班,而是他们正儿八经的课堂。班主任李老师笑着解释:“刚开始家长们都纳闷,说学校怎么带孩子‘不务正业’?”她指了指正在认真观察茶叶舒展的孩子们,“可现在你看,连最坐不住的小男生都能安静地泡上一壶茶了。”

当茶杯遇见课本

你可能会问,泡茶能和语文数学扯上什么关系?嘿,还真有不少门道。语文课上,老师让学生描述不同茶叶的香气;数学课上,孩子们要计算水温下降的曲线;就连科学课都在研究茶叶中的成分。这么一说,您是不是也觉得挺有意思的?

那天我坐在教室后排,看着孩子们分组品茶。一个扎马尾的小姑娘凑过来小声说:“阿姨,我发现龙井茶像小树叶,铁观音卷卷的像在睡觉。”她说话时眼睛亮亮的,那是一种被激发出好奇心的光。

校长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字:“茶亦醉人何须酒”。王校长给我倒了杯学生自制的茶,说道:“我们不是要培养品茶师,是要让孩子们在茶香中学会专注和耐心。您说,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,这种品质多珍贵啊。”

确实,在宁乡学生品茶上课的过程中,变化正在悄悄发生。五年级的小昊妈妈告诉我,以前儿子写作业像凳子上有钉子,现在能坐得住半小时了。“上周他居然主动要求去买茶叶,说要研究不同产地的区别。这可真是破天荒头一回!”

不过最让我触动的,是那个雨天下午的茶会。孩子们轮流当小主人,给来访的家长奉茶。小雨给妈妈递茶时,小声说了句“妈妈辛苦了”,她妈妈当场就红了眼眶。那一刻,茶不再只是饮料,成了传递情感的桥梁。

当然,任何新鲜事物都有不同的声音。有家长直言担心影响学习,也有老师说准备茶具太费时间。但教导主任给我看了上学期的成绩单——平均分不但没降,还略有提升。“关键是课堂效率提高了,”他翻着数据说道,“孩子们注意力更集中,学习效果反而好了。”

夕阳西下,我离开学校时,正碰上放学。两个男生边走边争论泡茶用矿泉水好还是纯净水好,那认真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。或许,教育的真谛就藏在这些生活细节里——不是填鸭式地灌输知识,而是点燃求知的火种。

如今,学生课堂品茶体验已经成为这所学校的一道风景。隔壁学校的老师来听课,当地茶农被请来当课外辅导员,就连镇上的茶叶店老板都说,最近来买茶的学生多了不少。这一切,都始于那个看似不可思议的决定——把茶具请进教室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