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安火车站小巷子价格,邻近街巷价位参考
初来乍到的困惑
刚从六安火车站出来,拖着行李箱站在广场上,心里盘算着找个地方先安顿下来。早就听说车站周边有些小巷子,里面藏着不少实惠的住宿和小馆子,可这价格到底怎么样呢?我心里直打鼓,既想找个干净舒服的,又怕被宰。这种纠结,估计每个来过火车站的人都有体会。
往东走了大概两百米,拐进一条叫“迎宾巷”的地方,立马感觉和主街道是两个世界。巷口卖煎饼的大姐热情地招呼着,五块钱一个的煎饼果子冒着热气。再往里走,几家家庭旅馆的招牌若隐若现。我凑近看了几家,发现单人间基本都在六十到八十块一晚,条件虽然简单,但被褥看着都挺干净。老板娘坐在门口剥豆子,见我犹豫,笑呵呵地说:“小伙子放心住,咱们这儿都是实价,热水二十四小时都有。”
转弯处的发现
顺着迎宾巷往里走,在第二个路口右转,就到了建设巷。这里的氛围又不太一样,小饭店明显多了起来,空气中飘着饭菜香。我留心看了看几家小炒店的价目表,青椒肉丝18元,西红柿鸡蛋15元,米饭两块管饱。这个价位确实比火车站大楼里的餐厅便宜不少。正好饿了,便走进其中一家,点了个炒菜。等菜的工夫和老板闲聊,他说在这条巷子开店十年了,做的就是街坊和熟客生意,价格从来都是实实在在的。
吃完饭继续溜达,发现巷子深处的旅馆价格反而更实惠些。有家旅馆的老板正坐在门口喝茶,他说:“咱们这位置虽说偏一点,但走到火车站也就七八分钟,价钱却能便宜二叁十块。”这话倒是提醒了我,有时候稍微多走几步路,就能省下不少钱。这条巷子的旅馆普遍在五十到七十元之间,房间大小和设施其实和主巷的差不太多。
走着走着,看到巷子尽头有家便利店,便进去买水。矿泉水两块,泡面四块,日用品价格和市区里的超市差不多。结账时顺口问了句:“你们这儿东西不比外面贵啊?”收银的小伙子咧嘴一笑:“都是做长期生意的,哪能乱要价。”这话让人听着心里踏实。
藏在巷尾的惊喜
再往南穿过一条小马路,来到了平安巷。这条巷子更安静些,两旁多是居民楼,但也有几家新开的青年旅社。让我意外的是,这里的床位只要叁十五元一个,还带公共厨房和书架。老板是个年轻人,正在院子里浇花,他说很多背包客喜欢住这儿,既能省钱,又能交到朋友。
在巷子转角处,还发现了个不起眼的修鞋摊。老师傅正戴着老花镜修补一只皮鞋,问了下价格,换跟才二十块钱。他说在这摆了二十年摊,从来没涨过价。这种老手艺人在大城市里已经很少见了,没想到在火车站旁的小巷里还能遇到。
天色渐晚,巷子里的路灯次第亮起。我又折返回迎宾巷,找了家看起来最顺眼的旅馆住下。晚上躺在床上回想这一天的见闻,忽然觉得这些纵横交错的小巷就像另一个世界,它们紧挨着人来人往的火车站,却保持着自已的节奏和温度。这里的价格或许有高有低,但总体都在合理范围内,关键是那份人情味,是那些明码标价的踏实。
第二天退房时,旅馆老板细心地把零钱找给我,还提醒说前面路口右转就有直达市区的公交车,比打车省多了。我道了谢,拎着行李往公交站走,心里已经盘算好下次来六安,还要住这附近的小巷子里。毕竟,能找到既省钱又舒心的地方,确实是件让人高兴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