灯塔30元钱一次的女农民工到哪找,附近哪里有女农民工一次30元
这几天我老在琢磨这个事儿:灯塔30元钱一次的女农民工到哪找?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,那天路过菜市场听见几个大姐蹲在路边等活,塑料桶里插着"刮腻子15元"的纸板,突然就想起前阵子工友说的"灯塔30元"的传闻。
要说这价钱确实让人心里犯嘀咕。现在随便找个零工起步价都得五十,叁十块能干什么?也就买两碗加肉丝的炒面。可偏偏就有人说在城西灯塔底下见过这样的女工,穿着洗变形的工装,天没亮就蹲在路灯影子里等活。
巷子口的对话
我特意起了个大早去灯塔附近转悠。环卫大爷正扫着昨夜掉落的榕树叶,听我问起这事,他把扫把往地上一拄:"前两个月确实有群女工在这接活,主要做短时搬运、清理装修垃圾。后来城管来查了几次,现在都转战微信群接单了。"他掏出老人机翻着,"我闺女帮她们建了个群,要不拉你进去看看?"
手机震动时我正蹲在早餐摊前喝豆浆。群里安静得出奇,偶尔跳出条语音消息点开听,是带着黔北口音的女声:"建材城后门需要两个帮手,日结180"。翻遍五百人的群成员列表,确实有几个标注"灯塔30"的账号,但发的都是些零碎短工信息。
卖煎饼的大姐往面糊盆里磕着鸡蛋,突然插话:"你说的是不是专门做按次计费的那几个?她们现在改去劳务市场后面的巷子了,听说专门接那种两小时的急活。"她撩起围裙擦擦手,"不过现在涨价到叁十五了,去年确实收叁十。"
劳务市场的见闻
劳务市场总弥漫着方便面和烟草混合的气味。电子屏滚动的招工信息里,突然跳出条"灯塔周边日结工作"的蓝底公告。跟着人群挤到登记处,工作人员头也不抬地递来表格:"搬运工日薪200,要干现在填表。"
旁边穿迷彩服的大姐忽然碰碰我胳膊:"找按次算的活儿?"她指着市场后门,"穿过那条卖劳保用品的小街,第叁个路口右转,有些女工专门接计时零工。"她压低声音,"不过现在都是打包价,比如打扫新交付的毛坯房,叁小时算一次,其实比按天算划算。"
拐进她说的小巷时,墙上的招租广告被新贴的二维码覆盖。扫码进去是个叫"灯塔速配"的小程序,页面简单得就像十年前的同城网站。筛选栏里明晃晃挂着"30元/次"的标签,点进去却是家政体验套餐的引流广告。
巷子尽头有个开着门的五金店,老板正给冲击钻换钻头。听说我在找女工,他朝里间努努嘴:"每天清晨五点到七点,有些女工会在这等装修队来挑人。现在都学聪明了,直接跟工长谈包活,比如刮二十平米的腻子算一次工钱。"
玻璃柜台上摊着本记满数字的台账,某页角卷着的地方隐约能看到"灯塔30结清"的字样。老板合上本子时,柜台下的塑料筐里露出半截揉皱的工牌,带子上还沾着干涸的白灰浆。
往回走时又经过那个灯塔,夕阳给它镀了层金箔。叁个戴安全帽的女工说笑着走过,她们手里拎着的保温桶随着脚步轻轻晃动,桶身上贴着写有手机号的胶布。也许明天清晨,其中某个号码就会接到需要"30元一次"的临时召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