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封高端大选海选喝茶,登封优质大选品茗会
一场舌尖上的风雅角逐
说起登封,你可能立马想到少林寺的晨钟暮武。但最近这儿的朋友圈,却被另一件雅事刷了屏——登封高端大选海选喝茶。这名字听着挺唬人对吧?头一回听,我还以为是搞什么评选呢。其实啊,这就是一场对于品茶的私人交流会,只不过办得格外讲究。
那是个周末午后,我跟着朋友拐进一间瞧着挺普通的茶室。一推门,嚯,里头别有洞天。长条茶案旁已经坐了好几位,看神态都不是头一回参加这种场子了。茶艺师是个清瘦的姑娘,话不多,正不紧不慢地烫着杯子。她手边摆了好几款茶,都用素纸包着,只露出标记的编号。
“今天咱们品叁款,都是今年的春茶。”她话音轻轻落下,水也正好烧开了。第一道茶汤颜色清亮,闻着有股淡淡的豆香。旁边一位大哥抿了一口,眯着眼在嘴里咂摸了好几下,才缓缓说:“这像是信阳毛尖的路子,但山场气更足些。”有人附和,也有人小声提出不同看法,说觉得更像本地的仰天雪绿。这场面,还真有点“盲品”对决的味道了,大家都凭真本事说话。
第二道茶上来,气氛明显更活络了。这款茶香气扑鼻,滋味也醇厚。坐我对面的大姐笑着说:“这个我喜欢,回甘好,喝下去喉咙里特别舒服。”大家你一言我一语,讨论着它的产地和工艺。我忽然觉得,这“登封优质大选品茗会”的魅力,或许就在这儿——它不搞虚头巴脑的东西,就是让好茶自己说话,让喝茶的人用味蕾来投票。
几轮下来,我发现自己也慢慢能品出些门道了。不再只是“好喝”或“不好喝”那么简单,开始能感觉到茶汤在口腔里的层次变化,还有那种喉底泛起的丝丝甜意。茶艺师偶尔会插一两句,点出某款茶的特点,但她从不直接给出答案,总是引导着我们去自己感受。
窗外日头渐渐西斜,茶会也接近尾声。大家还意犹未尽地聊着,交换着喝茶的心得,还有人约着下次再去谁那里品茶。走出茶室,嘴里还留着最后一泡茶的余香,晚风一吹,整个人都清爽了。这次经历让我觉得,喝茶这事,一旦钻进去,里头学问大着呢,而且乐趣无穷。
回头想想,这样的活动能吸引这么多人,不是没道理的。在快节奏的生活里,能找个地方静下心来,和朋友一起认真品品茶、聊聊天,本身就是一种享受。至于哪款茶最后“当选”了最好的,好像反倒没那么重要了。重要的是这个过程,这份闲情,还有那份对生活品质的认真劲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