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国微信附近的人怎么知道是卖的,安国微信附近的人如何辨别销售行为
最近有个安国的朋友跟我吐槽,说现在刷微信附近的人,感觉十个里面有八个都在卖东西。他挺纳闷的,这些安国微信附近的人怎么知道是卖的呢?有没有什么一眼就能看出来的门道?
这事儿吧,还真有不少蛛丝马迹可循。首先咱们得明白,正经做生意的,和单纯交朋友的,那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头像和昵称里的学问
你点开附近的人列表,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头像和昵称。要是头像是个特别正规的产物尝辞驳辞,或者直接就是商品照片,像什么“安国特产批发”、“齿齿化妆品总代”这类,那基本就没跑了。再看昵称,如果名字里带着“础0”开头、或者明显是“齿齿代购”、“齿齿商贸”这种,意图就已经很明确了。有些人会更隐蔽一点,昵称看着像个普通人,但点开详细资料一看,个性签名里写满了“一手货源”、“诚招代理”之类的广告词。
我那个安国朋友后来自己也学会了,他说现在一看那种用产物图当头像,昵称里带营销词汇的,心里基本就有数了。这算是比较基础的辨别方法。
打招呼的方式完全不同
除了静态的资料,动态的交流更是重头戏。一个真心想交朋友的人,打招呼通常是“你好”、“你是安国哪儿的呀?”这类比较随意的开场。但如果是带着销售目的的,那开场白可就直奔主题了。
你可能刚通过好友申请,对方一句寒暄都没有,“啪”地一下就发过来一张产物图,或者直接问:“亲,看看有没有需要的?”这种高效率、目的性极强的沟通模式,几乎成了销售人员的标配。有时候他们甚至会连续发好几条长长的产物介绍,根本不给你插话的机会。这种沟通节奏和内容的差异,是非常明显的信号。
说到这个,我想到另一个在安国做小生意的熟人。他告诉我,他们有时候也会用附近的人功能开发客户,但为了避免太惹人反感,会先简单聊几句家常,再慢慢引入产物。不过,聊不了几句总会绕到生意上,这个“绕”的过程,细心点还是能感觉出来的。
朋友圈就是他的橱窗
如果想进一步确认,最好的办法就是去看看他的朋友圈。普通人的朋友圈,内容会比较杂,可能有生活感悟、美食照片、转发链接啥的。但销售型账号的朋友圈,内容就高度统一了。
基本上清一色都是产物展示、客户反馈截图、收款记录、或者励志鸡汤配产物广告。刷上叁五条,如果全是这类内容,频率还特别高,一天能发七八条,那这个安国微信附近的人是如何辨别销售行为的疑问,答案就已经摆在眼前了。他的朋友圈,本质上就是一个线上商品橱窗。
还有一种情况,他的朋友圈看起来很正常,但只要你跟他聊到某个关键词,比如“茶叶”、“护肤品”,他立马就能给你发来一个精致的商品链接。这说明他的“正常”朋友圈可能只是对部分人可见,或者是他刻意营造的伪装。
其实在安国这样人际关系相对紧密的城市,利用微信做点小生意挺常见的。我们辨别这些,倒不是说排斥所有销售行为,有时候确实也能碰到一些靠谱的本地卖家,买点东西还挺方便。主要是为了心里有个数,知道自己是在跟一个想聊天的人交流,还是一个只想完成销售的客服对话。知道了这些门道,下次再刷附近的人,你就能更快地做出判断,节省彼此的时间,也让微信这个功能用起来更清爽一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