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壁海选场子,赤壁选拔活动现场实况
赤壁江畔的风带着水汽,吹得选拔现场的横幅猎猎作响。这海选场子搭得挺气派,红毯从门口一直铺到舞台,选手们攥着号码牌在等候区来回踱步,有个穿汉服的小姑娘正对着墙壁练身段,水袖甩出去又收回来,像模像样的。
评委席那边传来零星的讨论声。穿藏青色中山装的老先生扶了扶眼镜,在本子上写着什么。他是市里戏曲协会的,听说年轻时演过周瑜,现在看选手的眼神还带着当年那份挑剔。
台下十年功
等待上场的选手们各有各的神态。有个小伙子抱着吉他坐在角落,手指无意识地拨着弦。我凑近听了听,他哼的是《滚滚长江东逝水》,但改编成了民谣版。“这样改行吗?”他抬头问我,眼神里透着不确定。没等我回答,他又低头调整起弦钮来。
那边忽然响起一阵叫好声。原来是个大爷在表演单口相声,段子是自己编的,把赤壁之战说得活灵活现。说到“草船借箭”那段,他还从口袋里掏出把羽毛扇,啪地展开,现场顿时笑声一片。评委们互相交换眼神,嘴角都带着笑。
后台更热闹。化妆镜前挤满了人,有个女孩正让同伴帮她整理头饰。“这珠钗会不会太晃眼?”她对着镜子左看右看。同伴还没答话,工作人员就来催场了。女孩深吸一口气,踩着碎步往舞台走去,裙摆扫过地面,留下淡淡的脂粉香。
舞台侧面的候场区摆着几张旧椅子,坐在上面的选手都在做最后的准备。穿练功服的少年在压腿,旁边穿旗袍的姑娘在默诵台词。最角落里,有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安静地坐着,膝上摊着本泛黄的曲谱。
台上一分钟
聚光灯打在舞台中央时,整个赤壁选拔现场都安静下来。刚才那个弹吉他的小伙子站在话筒前,声音有些发颤。可当他唱到“浪花淘尽英雄”时,忽然就放开了,嗓音像江水般奔涌而出。台下有人跟着打拍子,评委们不约而同地坐直了身子。
穿汉服的姑娘表演的是水袖舞。音乐响起时,她整个人都变了神态,袖舞如云,步态生莲。最妙的是结尾处,她双袖齐飞,仿佛真的要羽化登仙。掌声响了好久,连后台候场的选手都探出头来看。
那位安静的老人上台时,带着把二胡。他什么也没说,坐下就拉。琴声一起,整个海选场子瞬间穿越了千年。是《十面埋伏》,但被他拉出了赤壁火攻的意境——弦急处如万箭齐发,低沉时似战鼓催征。拉到高潮处,老先生额角冒汗,琴弓在弦上跳跃,仿佛能看见火光映红江面。
曲终时全场寂静,过了两叁秒才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。评委席上那位演过周瑜的老先生,悄悄摘眼镜擦了擦眼角。
夕阳西下时,第一天的选拔活动接近尾声。工作人员开始收拾器材,选手们叁叁两两地离开。有个落选的年轻人坐在台阶上发呆,刚才表演相声的大爷走过去,拍拍他的肩膀:“小伙子,下回再来!你看我,都来第叁回了。”说得两人都笑了起来。
江风吹拂着渐渐安静的场地,明天这里又将迎来新一批怀揣梦想的人。赤壁这座古城,从来不缺故事,更不缺讲故事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