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兴品茶上课工作室,嘉兴茶艺学习培训中心
前几天路过梅湾街,忽然闻到一阵熟悉的茶香。顺着味道找过去,发现转角新开了家叫"嘉兴品茶上课工作室"的店面。玻璃门上挂着竹帘,隐约能看见里面有人正围坐在茶海前。这让我想起小时候跟着爷爷去茶馆的日子,现在这样的地方可不多见了。
推门进去,穿着棉麻衬衫的茶艺师朝我点头微笑。她正在给几位学员演示如何温杯烫盏,动作轻缓得像在抚摸婴儿。有个大姐不小心碰响了盖碗,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。茶艺师却笑着说:"没关系的,我刚开始学的时候啊,手抖得都把茶汤洒在外面了。"这话让所有人都放松下来。
在茶香中找到生活的节奏
工作室主人是个四十岁左右的先生,大家都叫他陈老师。他说现在来学茶的人特别有意思,有想减压的白领,有准备茶艺考试的学生,还有想给生活添点滋味的主妇。上周来了个程序员小哥,说他写代码写烦了,想来体验慢生活。结果你猜怎么着?他现在每周都来,还说泡茶时想到的算法特别清晰。
我跟着体验了一节入门课。陈老师教我们闻香时说了个挺有意思的方法:先远远地闻,再凑近闻,最后深深吸一口气。"就像认识新朋友,得保持合适的距离。"他边说边把品茗杯递过来。那泡安吉白茶入口鲜爽,喉咙里像拂过春天的微风。我突然理解为什么有人说,喝茶喝的不是水,是时光。
这个嘉兴茶艺学习培训中心最打动我的,是它不让茶艺显得高不可攀。有次看到个姑娘紧张地问:"我老是分不清凤凰单丛的香型怎么办?"陈老师乐了:"我喝了二十年茶,有时还会把蜜兰香认成杏仁香呢。重要的是你记住喝到它时的快乐。"
茶桌即是江湖
在这里待久了发现,每张茶桌都在上演不同的故事。靠窗的位置常坐着一对母女,妈妈说来学茶是想和青春期的女儿多个共同话题。昨天听见女儿主动说:"妈,这个岩茶的桂花香真像咱家院子那棵。"妈妈眼睛瞬间就亮了。
另一个常客是退休的李教授,他说现在最享受的就是每周来工作室当助教。"看着年轻人从只会牛饮到学会品出层次,比当年带博士生还有成就感。"说着给我们分了泡他珍藏的老普洱,茶汤红亮如琥珀,喝下去浑身都暖了。
茶点都是现做的,绿豆糕做得特别精致,上面印着"茶"字。负责茶点的阿姨说:"以前在工厂做点心是按吨算,现在按个做,反而更开心。"她把绿豆糕做成绽放的花朵模样,配着绿茶特别相宜。
黄昏时分,工作室的灯光调成了暖黄色。有个学员还在练习注水,银壶在她手中微微倾斜,水柱划出漂亮的弧线。陈老师在旁边轻声提醒:"手腕再放松些,想象你在给老朋友斟茶。"那一刻我突然觉得,或许我们来找的不只是茶道,是那种被温柔对待的感觉。
走出工作室时,街道已华灯初上。回头看见橱窗里透出的暖光,隐约还有茶香飘来。这间藏在闹市里的嘉兴品茶上课工作室,就像个小小的驿站,让匆忙的人们有机会停下来,在一杯茶的时间里,找回生活本该有的温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