荔浦学生品茶上课,学生茶艺课堂体验
走进荔浦小学的教室,扑面而来的不是粉笔灰的味道,而是清幽的茶香。孩子们围坐在茶席前,小手笨拙却认真地摆弄着茶具,这场面让人忍不住多看两眼。
四年级的李老师正手把手教孩子们温杯烫盏。"我们荔浦不光芋头出名,茶文化也有几百年历史呢。"她边说边示范,"像这样注水要轻,就像对待刚发芽的嫩叶。"
当茶香飘进课堂
坐在第一排的小男孩瞪大眼睛盯着老师手上的茶壶,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动作。他悄悄告诉我,以前总觉得喝茶是爷爷奶奶的事,没想到自己泡出来的茶竟然这么好喝。说完还有点不好意思地抿嘴笑了。
这种学生茶艺课堂体验完全颠覆了传统课堂的模式。没有枯燥的课本,没有没完没了的习题,取而代之的是茶香袅袅,是孩子们专注的眼神。有个扎马尾的小姑娘特别认真,她告诉我,每次给爸爸妈妈泡茶,他们都会特别开心。"妈妈说我现在坐得住了呢。"
说来也怪,自从开展了荔浦学生品茶上课活动,老师们发现孩子们的变化挺明显的。以前坐不住的孩子,现在能安安静静地泡上一壶茶;平时毛手毛脚的,摆弄起薄薄的茶杯反而格外小心。
茶艺老师王师傅是本地人,家里叁代做茶。他说教孩子和教大人完全不同,孩子们会问出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。"为什么茶叶会浮起来?""茶壶的嘴为什么是弯的?"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,反而让他对茶道有了新的理解。
教室后面的展示架上,摆着孩子们亲手设计的茶席。有用树叶拼成的图案,有画着卡通人物的茶具,虽然稚嫩,却充满童真。这些作品似乎在告诉人们,传统茶文化在孩子们手中焕发出了新的活力。
校长介绍说,这个课程最让人惊喜的是,孩子们把在茶艺课上学到的专注和耐心带到了其他课堂。数学老师反映,现在孩子们解题时更沉得住气了;语文老师发现,孩子们观察事物更细致了。
快到放学时分,孩子们正在准备今天的"成果展示"——给来接的家长奉茶。一个小姑娘小心翼翼地端着茶杯走向妈妈,那专注的神情,仿佛手里捧着的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。妈妈接过茶时眼里的笑意,比杯中的茶汤还要温暖。
窗外,几株茶树在夕阳下泛着光。或许在不远的将来,这些孩子中真的会出现传承荔浦茶文化的新力量。毕竟,茶香的种子已经悄悄种下,正在他们心里慢慢发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