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川品茶工作室,汉川茶艺工作室雅集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4:29:14 来源:原创内容

路过汉川老街转角时,总会被一阵若有若无的茶香牵引脚步。推开那扇嵌着青砖的木门,仿佛跨进了另一个时空——汉川品茶工作室就像个藏在闹市里的桃源,把车马声都隔绝在了外面。

工作室主人陈老师正在茶台前烫洗白瓷盖碗。她手上动作不停,抬头朝我笑了笑:"今天刚到的新茶,正想着要不要给你发消息呢。"窗边那盆文竹的影子斜斜落在茶席上,和紫砂壶里飘出的水汽缠在一起,晃动着细碎的光。

茶香里的慢时光

记得第一次来这儿是个下雨天。我浑身湿透地推门进来,陈老师什么都没问,只递来一杯刚沏好的凤凰单丛。那口茶从喉咙暖到胃里,把雨天的寒气都化开了。后来就成了习惯,每周总要抽个下午来坐坐。

今天尝的是明前龙井。茶叶在玻璃杯中缓缓舒展,像刚醒来的江南春色。"好茶不需要太多讲究,"陈老师边说边注水,"但需要你静下心来等。"水温刚好时,她手腕轻转,茶汤划出琥珀色的弧线。的确,在这里待久了会发现,等待本身就是品茶的一部分。

隔壁桌新来的小姑娘好奇地问:"这茶怎么有点豆香?"陈老师耐心解释着杀青工艺如何锁住春天的气息。听着他们对话,我忽然觉得,这间工作室不像个店铺,倒更像谁家的客厅——熟人推门就坐,生客喝过叁巡茶也成了朋友。

茶艺工作室雅集的午后

上月十五的茶艺工作室雅集让我印象特别深。那天下着毛毛雨,来的人却比平时都多。退休的王老师带着他收藏的民国茶壶,写小说的林姑娘抱着笔记本坐在角落,还有个大学生专门来请教茶席插花的技巧。

陈老师那天演示的是宋代点茶。茶筅击拂时泛起细密的白沫,渐渐现出山水纹理。"古人说‘沫浡咬盏’,就是这样的光景。"她轻声解说,手里动作依然平稳。茶香混着窗外飘进的潮湿草木气,让人恍惚觉得穿越回了某个古画中的午后。

最有趣的是自由品鉴环节。大家传看不同年份的普洱茶饼,比较着干茶香气。有人说起在云南茶山的见闻,有人分享用雨水泡茶的经历。七嘴八舌间,桌上的茶点不知不觉见了底。

新来的茶艺师小雯正在整理博古架上的茶罐。她按节气重新调整了位置,惊蛰的蒙顶黄芽、清明的碧螺春、谷雨的六安瓜片……每个青瓷罐上都贴着亲笔写的小笺。"这样摆放,喝茶人一眼就能找到当季最合适的茶。"她脸颊微红,像是分享了个小秘密。书架最显眼处摆着《茶经疏证》,书页间夹着许多便签纸——都是茶友们随手记下的品茶心得。

暮色渐浓时,茶台已换了叁轮茶叶。准备离开的茶客站在门口互相道别,约着下回要带什么茶来分享。我杯中还有半盏温热的铁观音,看夕阳把影子拉得老长。忽然明白,这间工作室最动人的不是多稀有的茶叶,而是让每个走进来的人,都愿意放下匆忙,找回生活本该有的温度。

街灯次第亮起时,我推门走进渐凉的夜色。回头望去,工作室的暖光从木格窗里透出来,像个永远温暖的约定。下周十五,又该是茶艺工作室雅集的日子了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