鄂州品茶教室工作坊,鄂州茶道学习体验课
推开木门,茶香就顺着门缝溜了出来。几位穿着棉麻衣裳的年轻人正围坐在长条茶桌旁,看着老师手里的青瓷盖碗出神。
“注水要顺着杯壁慢慢来,急不得。”老师的声音温和,像刚沏好的茶汤。她手腕轻轻转动,水柱在杯中画出漂亮的漩涡,“咱们鄂州的茶叶啊,最怕烫急了。”
茶香里的慢时光
这里是鄂州品茶教室工作坊,藏在老城区的一条小巷里。每周都有那么几天,这儿会聚起爱茶的人。有上班族,有退休的阿姨,还有跟着爸妈来的小朋友。大家来这里,图的不是学会多么高深的茶道,就是想找个地方,让日子慢下来。
我记得有个戴眼镜的年轻人,第一次来时总看手机。老师也不说他,就递过去一杯刚泡好的茶。那小伙子抿了一口,眼睛突然亮了:“这茶……好像不太一样?”老师笑了:“不是你以前喝的茶包吧?这是咱们本地茶农昨天刚送来的新茶。”
其实喝茶就是这样,不需要太多大道理。温度对了,时间够了,茶叶自然就会把最好的味道给你。
亲手泡一壶好茶
在鄂州茶道学习体验课上,最让人期待的就是亲手泡茶的环节了。每个人面前都有一套茶具,跟着老师的步骤来。
“先温杯,”老师示范着,“让杯子记住茶的温度。”大家学着她的样子,把热水在杯子里转一圈。有个小姑娘手抖,水洒了出来,不好意思地吐吐舌头。老师却说:“没关系,茶道里没有对错,只有此时此刻的心情。”
置茶、注水、出汤……一步步做下来,教室里安静得很,只有水声和偶尔的轻声交流。当每个人终于捧着自己泡的茶,那种成就感,真的不一样。
一位常来的阿姨说得实在:“在这儿泡茶,比在家里自己琢磨强多了。有人带着,还能认识这么多茶友。”
工作坊的老师告诉我,她小时候跟着奶奶学喝茶,那时候没这么多讲究,就是一把茶叶一壶水。后来接触了茶道,才发现喝茶可以这么有意思。“但本质没变,”她说,“都是人与茶的那点缘分。”
现在人的生活节奏太快了,连喝杯茶都要速溶的。但在鄂州品茶教室工作坊,你会重新发现,等待一壶茶慢慢泡开的过程,其实特别美好。
窗外梧桐树的影子慢慢拉长,教室里的茶香却越来越浓。又一批学员端着自己泡的茶,小心翼翼地品尝着。他们中间,有人会因为这一杯茶,从此爱上这种慢下来的生活。而鄂州品茶教室工作坊的那扇木门,永远为想停下来喝杯茶的人开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