厦门新茶论坛,厦门茶叶交流社区新茶品鉴活动
这两天路过中山公园东门,总能看到不少拎着茶具包的老茶客往文化馆方向走。一打听才知道,原来是厦门新茶论坛又在办季度茶会了。这活动办了五六年,居然每次都能聚起这么旺的人气,让我这个刚入门的茶友也忍不住想去凑个热闹。
茶香里的厦门味
周六起了个大早赶到现场,多功能厅里早已茶香氤氲。穿着麻布衫的陈师傅正在演示闽南传统焙茶技法,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在茶焙间翻飞,引得围观群众连连惊叹。 “咱们闽南人喝茶讲究‘茶三酒四’,三个人喝一泡茶最合适。”他边说边将烘焙适度的铁观音请入茶盅,动作轻柔得像在对待初生婴儿。
坐在我旁边的林阿姨是论坛的老会员了,她热情地分给我一泡今年春采的佛手茶。“这茶在厦门茶叶交流社区里可抢手了,我特意留着今天和大家分享。”茶汤入口那股子清冽的兰花香,瞬间就打开了话匣子。几位茶友轮流传递着品茗杯,从茶叶形态聊到冲泡水温,再从茶山见闻谈到制茶趣事,仿佛杯里盛着的不是茶汤,而是闽南人特有的情谊。
茶席右侧突然传来阵阵笑声。挤过去一看,是几个年轻人在用盖碗玩“茶百戏”。他们改良了传统点茶手法,用茶匙蘸着抹茶液在茶沫上作画,勾勒出鼓浪屿灯塔和叁角梅的图案。“老祖宗的手艺不能丢,但也要让年轻人觉得好玩嘛。”活动负责人小李端着茶盘穿梭在人群里,“我们每期都会设计些新玩法,让喝茶变得时髦起来。”
茶汤里品人生
中场休息时遇到件趣事。有位大叔带来自家珍藏的十年陈茶,开封时却发现受潮了。正心疼之际,制茶师老吴接过茶叶闻了闻,不慌不忙地用炭火进行二次烘焙。经过叁小时文火慢焙,原本沉闷的茶香重新焕发出活力。“好茶就像人生,遇到挫折还有挽回的余地。”老吴这番话引得众人感慨,那位大叔更是激动地连斟叁杯谢茶。
现场最让我触动的是对传统与现代的包容。既有年过七旬的老茶人带着整套紫砂器具来斗茶,也有“90后”茶艺师用玻璃器皿展示冷萃技术。在茶香萦绕的空间里,不同的饮茶理念自然交融,仿佛在诉说这座海滨城市特有的开放气质。
夕阳西下时活动接近尾声,茶友们却仍聚在长廊下继续交流。有人交换着茶农的联系方式,有人相约下周末去茶城淘货。我捧着收到的七八种茶样,突然理解了这个论坛长盛不衰的秘诀——这里品的不仅是茶,更是厦门人那份对待生活的热忱。或许下个季度,我也要带着自己的私藏茶来赴这场约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