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州品茶上课工作室,荆州茶艺学习培训室
最近路过荆州区,总能看见“荆州品茶上课工作室”的招牌,和朋友聊起来才发现,原来不少年轻人都对茶艺产生了兴趣。这倒让我想起小时候看爷爷泡功夫茶的样子,那时候觉得繁琐,现在反而能体会其中的韵味了。
走进这家工作室,最先吸引人的是那股若有若无的茶香。不是浓烈扑鼻的那种,而是像江南细雨般润物细无声。教室里的布置很特别,原木茶台配着素色瓷具,墙上挂着水墨写意的茶山图,让人不自觉地就放松下来。
从茶盏里打捞千年时光
教茶艺的李老师是个有意思的人,她从不急着教我们泡茶步骤,而是先让大家闻不同茶叶的干香。“别看都是绿色的小叶片,”她拈起一撮龙井,“每片茶叶都带着自己故乡的水土气息呢。”记得有次她让我们闭眼品尝同一款普洱,有人喝出樟香,有人尝出枣香,原来同样的茶在不同人嘴里会演绎出不同的故事。
实操课上学盖碗冲泡最有意思。刚开始总被烫到手,要不就是水流控制不好,把茶叶冲得满桌都是。李老师笑着说:“茶具也是有脾气的,你得顺着它来。”慢慢地,我学会了如何用温热盖碗唤醒茶香,如何让水流沿着杯壁滑落。某个午后,当我终于泡出一盏清澈透亮的茶汤时,突然理解了什么叫“水为茶之母,器为茶之父”。
来这里学习的理由各不相同。有想开茶馆的创业者,有上班族来找个静心的地方,还有准备结婚的姑娘想学传统茶礼。坐在我旁边练茶道的王姐说,她最喜欢工作室里那种专注的氛围:“在这儿待上两小时,比做瑜伽还解压。”
茶香氤氲的人情温度
比起单纯的技术传授,这家荆州茶艺学习培训室更注重营造交流的氛围。每期课程结束前,大家会围坐品鉴各自冲泡的茶。不会互相评判优劣,而是分享每道茶带来的感受——也许想起了外婆家的桂花树,也许联想到雨后的竹林。这种不带功利心的分享,反而让每次相聚都格外珍贵。
记得去年冬至那天的特别茶会,我们用不同年份的白茶拼配出了“时光的味道”。十年陈的醇厚,叁年陈的清鲜,在舌尖交织成奇妙的乐章。李老师轻轻转动着品茗杯说:“你们看,茶叶在热水中重新舒展开来,多像我们把皱巴巴的日子慢慢熨平。”
现在偶尔经过工作室,还能看见新学员在手忙脚乱地练习悬壶高冲。那样子让我想起最初的自己,忍不住会心一笑。或许茶道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完美的技法,而是在拿起与放下的重复间,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。这座城市里,能有这样一方静心品茗的天地,倒真是件温暖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