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康不限次数品茶,安康多次品茶体验
安康这座小城总是慢悠悠的,连江面上的波纹都舒展得格外从容。每次路过汉江边的茶楼,总能看到几位老师傅靠在竹椅上,手边紫砂壶嘴飘着若有若无的白气。他们喝的不是昂贵的名茶,就是普通的炒青,可那份闲适倒比茶香更让人心动。
上个月在码头认识位老茶客,他捏着布满茶垢的杯子笑说:"好茶不在价高,在喝得自在。"这话让我想起城里新开的几家茶空间,玻璃罐里装着二叁十种散茶,付个固定价钱就能从早喝到晚。头回去还闹过笑话——尝完第五种乌龙时忍不住问店员:"真能一直续杯?"小姑娘指着墙上的"安康不限次数品茶"招牌直乐:"您就是泡到打烊都行。"
茶香里的慢时光
现在周末常带着笔记本去茶室呆半天。有时写着稿子走神,看对面大爷用盖碗刮茶叶沫子,叁翻四抖的架势比茶艺表演还耐看。他注意到我的目光,推过来一杯金骏眉:"年轻人总喝咖啡哪行,试试这个?"茶汤在舌尖转两圈,竟尝出蜜薯香。我们就这样成了茶友,他教我闻干茶要凑近杯口叁寸,品茶时得让水波在齿间转叁转。
最妙的是雨天坐在临窗位置。雨珠子顺着玻璃滑成小河,手捧刚沏的太平猴魁,看竖立的茶针在杯中慢慢舒展成翠绿的小树林。这时候什么都可以想,什么都可以不想,只觉得连呼吸都带着兰花香。有回遇到个西安来的游客,他惊奇地说:"你们安康人真会享受,这种不限次数的品茶方式,简直把喝茶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。"
其实安康多次品茶体验的妙处,就在于打破了"喝茶必须正襟危坐"的规矩。前天见有个大学生带着保温杯来,每种茶都装走小半杯,说是要回去研究不同茶叶对学习效率的影响。茶室主人家也不恼,反倒给他多抓了把茉莉银针:"读书人该配香些的。"
黄昏时分茶客最多,八仙桌旁常自发形成品茶小分队。有时是品评刚到的日照绿,有时比较不同水温对铁观音的影响。有次两位茶友为白毫银针该泡几分钟争得面红耳赤,最后同时举杯:"管他几分钟,喝舒服最重要!"满屋子的人都跟着笑起来。这种随意续杯的快乐,让茶从高雅的艺术品回归成日常的陪伴。
如今我的茶罐里常备叁种茶:早晨提神的普洱,午后解腻的绿茶,晚上助眠的老白茶。窗台上那盆茉莉开花时,会摘两朵丢进茶汤里。虽然再尝不到茶室那种几十种茶叶轮番上阵的酣畅,但每次掀开罐盖,仿佛又回到汉江边那个茶香袅袅的下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