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清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,福清男人常去的巷子
说起咱们福清男人,外地人可能总觉得我们不是在海外打拼,就是在工地上叱咤风云。其实啊,我们也有自己的一方小天地。那些藏在高楼背后、老街深处的小巷子,就是我们爱去的地方。
这些巷子不长,也不宽,老旧的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。墙角的青苔,斑驳的砖墙,还有晾在竹竿上的衣裳,处处是生活的味道。外头大马路上车水马龙,吵得很,可一拐进巷子,世界瞬间就安静下来了。
巷子里的烟火气
福清男人爱来这儿,图的就是这份自在。巷子口老陈的扁肉店,开了二十多年。几张矮桌,几把塑料凳,就是他的全部家当。傍晚时分,总能看见几个熟客坐在那儿,也不多说话,就是安安静静地吃一碗热乎乎的扁肉。老陈看见老主顾,都不用问,直接朝屋里喊一声:“一碗扁肉,多放葱!”那种默契,是多少年处出来的。
再往里走,有个简陋的理发摊。老师傅一把推子用了十几年,手法却比那些花里胡哨的发廊强多了。十来块钱,剪个头,刮个脸,还能听老师傅聊聊这条巷子的变迁。坐在这儿的男人们,暂时放下了工地上包工头的身份,放下了远洋船上的辛劳,就是普普通通的男人,享受着难得的清闲。
巷子中段的老宅子里,时常飘出茶香。几个老哥们儿围坐在小桌旁,泡着浓茶,用的是最普通的紫砂壶。他们聊的不是什么大生意,多是家长里短,偶尔也说说孩子在国外的近况。茶是苦的,话是淡的,情分却是真的。在这儿,没人催你,没人赶你,时间仿佛都慢了下来。
说来也怪,我们福清男人走南闯北,在异国他乡什么苦都吃过,什么场面都见过,可偏偏对这种不起眼的小巷子情有独钟。也许是因为,在这些狭窄的空间里,我们找回了最真实的自己。不用端着,不用绷着,可以大大方方地坐在路边吃一碗叁块钱的冰饭,可以和邻居为了棋盘上的一步棋争得面红耳赤。
这些巷子见证了多少福清男人的故事啊。有人在这里喝完最后一杯茶,就背起行囊去了海外;有人在这里愁眉不展地坐了一夜,第二天却毅然决然地重新开始;也有人在这里平淡地度过每一天,守着这份难得的安宁。巷子还是那条巷子,人来人往,它都默默地看着。
现在城市发展快,很多老巷子都拆了,盖起了新楼。剩下的这几条,越发显得珍贵。每次走进去,闻到那股熟悉的煤球味,听到那声熟悉的福州话招呼,心里就特别踏实。这大概就是根的感觉吧,无论走得多远,这条小小的巷子,永远是我们这些福清男人心底最柔软的牵挂。
夕阳西下,巷子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来。又到了男人们叁叁两两来这里放松的时候。扁肉店的蒸汽,理发摊的推子声,老宅里的茶香,还在继续着。这条福清男人常去的巷子,明天,后天,依然会在这里,等着它的老朋友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