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平学校门口暗号现在还有吗,学校门口暗号现状如何
高平学校门口暗号现在还有吗
前几天路过高平那边,正好经过一所学校。看着那熟悉又陌生的校门,放学的孩子们叽叽喳喳地涌出来,一个念头突然就冒了出来:高平学校门口暗号现在还有吗?我们那会儿,可是流行过一阵子的。
我记得特别清楚,那大概是零几年的时候。不知道从谁开始,校门口总有几个学生,不直接进小卖部,而是凑在一起,压低声音对几句“暗号”。对了,就能一起买个辣条分着吃,或者交换最新款的卡通贴纸;没对上,那就只能嘿嘿一笑,各自走开。现在想想,那些暗号无非是当时流行的动画片台词,或者某个歌星的歌词,简单得可笑,但在当时,那可是一种了不得的认同感。仿佛对上了,我们就是“自己人”。
那么,现在的学生呢?我特意在旁边站了一会儿,仔细观察。孩子们大多背着沉沉的书包,有的被家长直接接走,有的叁叁两两讨论着昨晚的游戏战绩,或是某个短视频平台上的热门梗。他们交流的内容非常直接,手机好像成了他们更通用的“暗号”。我试着想象,如果现在还有个孩子跑到同学面前,一本正经地说出一句动画片里的台词,对方会不会用看外星人一样的眼神看着他?想到那个画面,我自己都忍不住笑了。
这么看来,那种具象的、需要面对面低声确认的“暗号”,可能真的慢慢消失了。它的功能,被更便捷的东西替代了。但你说“暗号”这种东西完全没了吗?我觉得也不是。它的内核,那种寻求圈子和身份认同的心理,其实一直都在。
你看啊,现在孩子们线上聊天的专属表情包,他们游戏里约定的战术术语,甚至他们之间流传的、只有他们自己能懂的“梗”,这不就是新时代的“暗号”吗?这些玩意儿,我们大人听起来可能一头雾水,但在他们的圈子里,那就是通行证。懂得人相视一笑,不懂的就被隔在外面。这么一想,形式变了,但核心没变。
所以,回到最开始的那个问题:高平学校门口暗号现在还有吗?如果你指的是我们小时候那种形式的,大概率是找不到了。但你要是问学校门口暗号现状如何,我觉得它只是换了一件更时髦的“外衣”存在。从当年的口头语,变成了现在手机屏幕上的一个表情,一句黑话。它依然在默默地发挥着作用,区分着“我们”和“他们”,编织着属于他们这个年纪的小小秘密。这也许就是成长过程中,一种永远不会过时的趣味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