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阳火车站哪里有站街,火车站附近站街位置在哪儿
南阳火车站的人间烟火
那天傍晚路过南阳火车站,碰见个拖行李箱的大哥在路口张望,他凑过来压低声音问了句:“兄弟,这附近哪儿有站街的?”我愣了一下,摇摇头说不太清楚。他讪讪地笑了笑,拖着箱子汇入了人流。望着火车站前熙攘的人群,我突然意识到,这个问题背后,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。
火车站周边总是热闹的。卖烤红薯的大婶、招揽住宿的阿姨、等客的出租车司机,构成独特的市井图画。但每当夜幕降临,某些角落会浮现若隐若现的身影。她们通常站在路灯照不到的地方,或倚着墙,或慢慢踱步,目光扫过每一个独行的男性。
有次在站前小卖部买水,听到两个司机闲聊。“就出站口往西那条小路上,站街的比之前少了,”其中一个说,“上个月整治过。”另一个接话:“都转到旁边居民区里了,不过也不太敢明目张胆。”这些只言片语,拼凑出这个特殊行当的生存状态。
说实话,我理解那些问“南阳火车站哪里有站街”的人的心情。有的是出于好奇,有的或许是真的需要慰藉。这个城市每天涌入那么多陌生面孔,在宾馆冰冷的房间里,有些人会感到难以排遣的孤独。但我也为那些女性感到悲哀,如果不是生活所迫,谁愿意在寒风中等待陌生的怀抱?
记得去年冬天特别冷,我在火车站接人,看到一个穿红色羽绒服的女人在路边跺着脚取暖。她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,脸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疲惫。每隔几分钟,她会从口袋里掏出小镜子,补一下已经很浓的口红。那一刻我在想,她会不会是哪个人的女儿,又是怎样走上这条路的。
这些站街女子的生存空间正在缩小。随着监控摄像头的增多和治安力度的加强,她们的活动从明处转向暗处,从固定地点变成流动招揽。有时她们会假装成普通行人,在目标靠近时低声询问;或者租用附近的小房间,通过熟人引荐。这个古老的行当,也在适应新时代的规则。
火车站周边的小旅馆老板对此心知肚明,却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“只要不惹出事端,不打扰其他客人,我们也懒得管,”一位经营旅馆十年的老板这样说,“其实她们也挺不容易,经常被欠钱,还要提防便衣警察。”这种微妙的平衡,构成了火车站区域独特的生态。
也许有人会问,为什么火车站附近会成为这种交易的热点?我想,大概是这里永远不缺流动的人群,不缺离家的寂寞,也不缺想要短暂逃离现实的人。火车站就像一个巨大的容器,装载着无数人的悲欢离合,而站街女只是这个容器边缘的一抹灰色。
下次如果有人再问我“火车站附近站街位置在哪儿”,我可能还是会摇头。不是因为道德评判,而是觉得,与其花钱买片刻温存,不如找个朋友好好喝一杯,或者干脆在车站广场坐着,看看来来往往的人流。这世间的孤独,有时需要自己慢慢消化。
夜幕下的南阳火车站依然灯火通明,列车进站的广播声不时响起。那些隐藏在暗处的身影,随着夜深逐渐增多,又在黎明前悄然散去。她们是这座城市不愿提及,却又真实存在的一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