纳河火车站后面小巷子叫什么,纳河火车站后巷名称
那天下午,我在纳河火车站等人。火车晚点了,闲着也是闲着,我忽然想起个事儿:这火车站后头,是不是有条小巷子?好像听本地老人提起过,可具体叫啥名,还真说不上来。
带着这份好奇,我绕过崭新的车站大楼。嘿,还真让我找着了。那是一条挺不起眼的小巷,夹在两排老房子中间,地面是磨得发亮的青石板,和前面广场的水泥地完全是两个世界。巷口有个卖烟的大爷,我凑上前问了句:“师傅,跟您打听下,这条巷子有名字不?”大爷眯着眼,慢悠悠地说:“有啊,叫平安巷。在这儿都快六十年咯。”
一条巷子,几代人的记忆
平安巷——这名字真朴实,透着老百姓最实在的念想。我慢慢往里走,巷子不宽,但挺深。阳光从屋檐的缝隙里漏下来,在石板路上画出一道道光斑。几家老式理发店的旋转灯筒还在转着,玻璃上蒙着薄薄的灰。杂货店门口,老板娘正和邻居聊着菜价,那口音听着就亲切。
一位坐在竹椅上的奶奶告诉我,她打嫁过来就住这儿。“早年呐,这巷子可热闹了,卖啥的都有。现在年轻人都在网上买东西,冷清多啦。”她说着,指了指墙角一块斑驳的石碑。我凑近仔细看,上面确实刻着“平安巷”叁个字,只是年月久了,笔画都有些模糊。
说来也怪,知道了这条小巷的名字叫平安巷,感觉立刻就不一样了。原本只是个模糊的“火车站后头那条路”,现在像认识了位老朋友,知道了它的名字,就能想象出它经历过的那些年月——肯定有不少人提着大包小包从这儿走过,匆匆忙忙赶火车;也有人在深夜从这里回家,看见自家窗口那盏温暖的灯。
我站在巷子中间往前看,能瞧见火车站那座现代风格的钟楼;往后看,是斑驳的老墙和交错的天线。这条小巷就像个时间的连接处,把崭新的车站和城市的老记忆串在了一起。那些对于纳河火车站后巷名称的疑问,在这儿找到了最踏实的答案。
天色渐晚,我要等的人应该快到了。走出巷子前,我又回头看了眼。平安巷这叁个字,这会儿在我心里已经不只是个地名了。它像是这座城市的一个注脚,提醒着每个匆匆路过的人:在那些光鲜亮丽的地标背后,还藏着这些安静、朴实,却充满生活气息的角落。下次如果你也路过纳河火车站,不妨也去找找这条小巷,感受下它特有的那份平静和踏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