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宾私人外卖工作室,宾客专属外卖定制坊
最近啊,我发现了件挺有意思的事儿——身边不少朋友聚餐都不爱下馆子了,反而悄悄迷上了一种叫“来宾私人外卖工作室”的服务。你说奇怪不奇怪?外卖不都是图个方便凑合吃吗?可他们点的这份外卖,愣是吃出了米其林的感觉。
这事儿得从我同事小王说起。上个月他给女友过生日,因为俩人刚搬家还没收拾利索,下厨实在不方便。正发愁呢,有人给他推荐了个“宾客专属外卖定制坊”。你猜怎么着?厨师直接带着食材上门,在他家厨房现做了一桌烛光晚餐。从法式煎鹅肝到分子料理甜品,摆盘比网红店还精致。小王后来跟我说,那氛围感绝了,女朋友感动得当场发了九宫格朋友圈。
这私人外卖到底特别在哪儿
我特意打听了一圈,发现这种来宾私人外卖工作室和普通外卖完全两码事。普通外卖是你在础笔笔上点固定菜品,人家从餐厅后厨做好送过来。而私人外卖呢,得提前两叁天预约,主厨会详细问你口味偏好、有没有忌口、甚至用餐场合。是商务宴请还是家庭聚会?要健康轻食还是地方特色?他们根据这些信息单独设计菜单。
像城南那家“沐宴私厨”,主厨老周原来在五星酒店干了十几年。他家的招牌菜都不是固定的,可能今天做云南菌菇宴,明天就换成台州家常菜。有次给个山东客户做宴席,老周特意加了道煎饼卷大葱,把客户吃得眼眶都红了,说想起奶奶的手艺。
现在人的生活节奏快是真快,但对待重要时刻的仪式感反而更讲究了。结婚纪念日、宝宝宴、商务接待...这些场合确实需要更贴心的用餐体验。你说去餐厅吧,总觉着差点意思;请家政阿姨做饭吧,手艺又未必合心意。这种来宾私人外卖工作室刚好卡在中间位置——既保有专业水准,又能把烟火气搬进自家餐厅。
私厨们的独门绝活
我认识个做了叁年私人外卖的师傅大李,他手机里存着两百多个客户的饮食档案。谁对海鲜轻微过敏、谁家孩子讨厌胡萝卜、哪个老板的客户是四川人...这些细节他都记着。有回给老客户张总安排家宴,上桌前特意把宫保鸡丁里的花生碎单独装碟——原来他记得张总夫人花生过敏,但又喜欢菜里的椒麻香。
这种宾客专属外卖定制坊最打动人心的,反倒是这些菜谱之外的东西。就像上个月给王奶奶做的寿宴,知道老人牙口不好,把红烧肉多炖了半小时;听说在场的孩子们多,专门用蔬菜汁和面做了卡通饺子。这些细枝末节,真不是普通外卖能顾及到的。
现在城里这样的工作室渐渐多了起来。有些专注做减脂餐,有些擅长地方宴席,还有专门做素食主义的。我表姐上个月坐月子,找了家药膳私厨,每天变着花样送四餐,把姐夫从厨房解放出来不说,产后恢复确实调养得挺好。
当然啦,这种服务价格肯定比点普通外卖贵些。不过算算账,省去了出门的停车费、排队时间,还能在熟悉的环境里舒适用餐,很多人觉得这钱花得值。特别是逢年过节的时候,这些私厨的档期排得比电影院还满,得提前半个月才能约上。
前两天路过小区,看见有家阳台飘出特别香的柴火鸡味道,一打听果然是请了私厨上门。闻着那锅气蒸腾的香味,忽然觉得啊,或许吃饭这件事,终究还是要回到“家”这个场景里才最对味儿。不管是冒着热气的家常小炒,还是精心摆盘的宴客大菜,当餐盘与餐桌碰撞出清脆声响时,那种专属于此刻此地的温度,才是现代人最想留住的滋味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