汨罗学院外援女,汨罗学院外聘女队员
操场上那个高挑的身影又一次出现在夕阳里,汗水顺着她的短发滑落,篮球在她手下发出规律的拍击声。这是汨罗学院外援女李梦这个月第叁十次加练,场边的队友们早已习惯了她的执着。
说真的,当初听说学校要请外援,不少人都撇撇嘴。我们这种二线城市的地方院校,能请来什么厉害角色?直到看见李梦在第一节训练课上连续投中七个叁分球,全场安静得只剩篮球刷网的声音。“这水平去打职业都够用了吧?”队长小声嘀咕。
从陌生到熟悉
她刚来时确实像个局外人。训练结束就独自离开,食堂里总是一个人坐在角落。有次我鼓起勇气问她要不要一起吃饭,她愣了一下才点头。现在想想,那可能是她来到这座城市后第一次有人主动邀请。
慢慢地,我们发现了这个汨罗学院外聘女队员的另一面。她会因为食堂的糖醋排骨卖光了而懊恼,会在下雨天忘记带伞,会和所有二十岁出头的女孩一样,在宿舍里囤积各种零食。有次训练赛她扭伤脚踝,校医包扎时她疼得直抽气,却坚持要看完整场比赛的录像。
“你为什么这么拼啊?”我终于没忍住问她。她擦擦汗,篮球在指尖转了个圈:“既然来了,总不能辜负这片球场吧。”她说得轻描淡写,但我们都听懂了。这个外来的姑娘,正在用最笨拙也最真诚的方式,把自己变成球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改变在悄然发生
变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?也许是那次客场比赛中,对方球员故意撞倒我们队的新人,李梦第一个冲上去理论。她说着带点口音的本地话,把那个新人护在身后,像只护崽的母鸡。回来后,更衣室里的气氛明显不一样了,有人开始和她分享家里寄来的特产,有人约她周末去逛街。
上周的联赛关键战,最后十秒我们落后两分。教练叫了暂停,画了个叁分战术。大家心照不宣地把目光投向李梦——这个汨罗学院外援女已经用整个赛季证明,越是关键时刻她越可靠。
球发出来了,她在叁分线外被两人包夹。时间只剩下叁秒,她做了个假动作,后撤步,起跳。那个瞬间,我看见她手腕微微调整了角度,球划出的弧线比平时更高。全场观众都站了起来,篮球在空中飞行的两秒钟漫长得像一个世纪。
刷网的声音清脆利落。裁判的哨声与终场铃声同时响起,我们赢了。队员们疯了一样冲向她,把她围在中间。她在人群中心仰头笑着,眼角有什么东西在灯光下闪闪发亮。
回去的大巴上,她靠在我肩上睡着了。窗外路灯的光影一道道掠过她的脸,我突然想起她说过的话:“球场不分内外,只认真诚。”这个从外地来的姑娘,用整个赛季的时间,把自己投进了这片土地的心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