穆棱上课喝茶资源,穆棱课堂品茶素材
说起穆棱上课喝茶资源,可能不少人会觉得纳闷:课堂和茶,这不是完全不搭边的事儿吗?
其实啊,这事儿还真有点意思。前阵子我去穆棱的朋友家做客,他孩子正在上初中,聊起学校的特色课程时提到了这个。朋友说,最开始学校搞这个“课堂品茶”活动,不少家长心里直打鼓——这不会耽误学习吗?可慢慢地,大家发现,孩子们反而更愿意去学校了。
茶香里的课堂时光
我特意去他们学校看了看。那天的语文课正好在讲茶文化,教室里飘着淡淡的茶香。老师端着茶具,一边泡茶一边讲解茶叶知识,同学们围坐在一起,眼睛都亮晶晶的。这种穆棱课堂品茶素材的运用,让原本枯燥的古诗文变得生动起来。有个小男孩悄悄告诉我:“以前背古诗总觉得离我们很远,现在闻着茶香读'寒夜客来茶当酒',突然就懂那种感觉了。”
你可能会问,这不就是换个地方喝茶吗?还真不是。老师们把茶文化融入了各个学科:历史课讲茶叶贸易,地理课讲茶树生长环境,连数学课都能用称茶、计价的例子来讲重量单位和运算。这些穆棱上课喝茶资源的开发,确实费了老师们不少心思。
最让我惊讶的是,这个看似“不务正业”的活动,反而让孩子们变得更专注了。班主任李老师说,自从开展了品茶活动,课堂上浮躁的孩子少了,能静下心来读书的多了。“也许是泡茶那种需要耐心的过程影响了孩子们吧。”她一边说,一边给每个孩子的茶杯里续上热水。
茶桌上的变化
朋友家的孩子就是个很好的例子。以前写作业总是坐不住,现在居然能安安静静地泡上一壶茶,一边品茶一边看书。朋友笑着说:“这孩子现在懂得照顾人了,家里来客人还会主动泡茶。这大概就是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礼节吧。”
说到这些穆棱课堂品茶素材的选择,学校的老师们可是下了一番功夫。他们不仅收集了本地产的刺五加茶,还准备了不同种类的茶叶,让孩子们通过看、闻、品来分辨茶叶的特点。科学老师甚至带着学生做了个小实验,比较不同水温下茶汤颜色的变化。
不过啊,任何新事物刚开始都不太完善。有位家长就提到,最初担心孩子喝茶会影响睡眠,后来学校把品茶活动安排在上午,这个问题就解决了。学校也很贴心,给不喜欢喝茶的同学准备了花草茶或者其他饮品。
现在走在穆棱的街头,偶尔能听到孩子们讨论哪种茶回甘更甜,哪个季节的茶叶最香。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,或许比书本上的知识更让人印象深刻。
临走时,我又去那所学校转了转。夕阳西下,几个参加课后兴趣班的孩子正在茶艺室练习泡茶。他们专注的神情,熟练的动作,让人完全想象不到这只是一群初中生。窗台上的茉莉花茶飘来阵阵清香,和教室里传出的琅琅书声交织在一起,勾勒出一幅别样的校园画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