聊城品茶上课,聊城茶艺学习时光
推开那扇古色古香的木门,一股清雅的茶香便迎面而来,让我这个平时只喝瓶装绿茶的人,瞬间觉得自己的味蕾都变得“高级”了起来。这里就是我今天要体验聊城品茶上课的地方,一个能让人立刻安静下来的小天地。
老师是位温婉的女士,她并没有一上来就讲那些高深的理论,而是先给我们每人面前放了一小杯温热的熟普。“先暖暖胃,也感受一下。”她轻声说着。我学着别人的样子,先闻后品,一股醇厚的香气顺着喉咙滑下去,整个人都舒坦了。这不像是上课,倒像是来朋友家做客,随意又舒服。
从烫杯温壶开始,都是学问
“咱们今天不搞太复杂的,就说说怎么把一杯茶泡得好喝。”老师一边说着,一边开始演示。原来,光是烫杯温壶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,就有不少讲究。热水要怎么淋,温度要怎么控制,都是为了唤醒茶具,让茶叶在后面能更好地舒展。我试了试,手有点抖,热水差点洒出来,老师笑着说:“别急,慢慢来,茶啊,最懂不得的就是着急。”
在聊城茶艺学习时光里,我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学会了“慢下来”。看着茶叶在盖碗里慢慢舒展,像一朵朵重新绽放的小花,这个过程本身就足够治愈了。老师教我们如何通过水温、出汤时间来调整茶汤的浓淡,原来同样一款茶叶,在不同的人手里,真的能泡出不一样的味道。这大概就是手作的魅力吧,里面带着每个人的理解和心意。
最有趣的是练习冲泡的时候。我旁边的阿姨手特别稳,出汤利落,泡出来的茶汤清亮透彻。而我呢,要么手抖水洒,要么时间没掌握好,泡得有点苦涩。但没人嘲笑你,大家反而会互相尝尝彼此泡的茶,说说哪个更甜,哪个更香。这种不紧不慢、互相交流的氛围,让这次聊城品茶上课变得格外轻松愉快。
不知不觉,两个多小时就过去了。当我把自己认真冲泡的第一杯还算像样的茶汤端起来时,心里竟有点小自豪。窗外天色渐暗,茶室里的灯光温暖柔和,大家还坐着不愿离开,继续品着茶,聊着天。我突然明白了,聊城茶艺学习时光教给我的不只是泡茶的技巧,更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——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,享受过程本身带来的宁静与满足。
走出茶室,晚风吹在脸上,嘴里还留着那抹淡淡的茶香。我想,以后在家我也要试着给自己泡杯茶,不为了解渴,就为了那片刻的安宁。这段特别的经历,就像那杯茶的回甘,淡淡的,却久久不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