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色小巷子里150的爱情,百色深巷150元的情缘
转角遇见的小确幸
那是百色老城区最普通的一条巷子,青石板路被雨水磨得发亮,墙角的青苔绿得像是要滴出水来。要不是那天赶时间抄近路,我大概永远不会走进这条巷子。
巷子深处有家旧书店,木招牌上的字都快磨没了。就是在这里,我遇见了阿梅。她蹲在书架前整理旧书,马尾辫随着动作轻轻晃动。“要找什么书吗?”她抬起头问,眼睛亮亮的。
后来我成了店里的常客。说是书店,其实更像个小茶馆,阿梅总在角落泡着当地人爱喝的绿茶。有次我掏钱买书,她笑着摆手:“这书就送你吧,反正也卖不出去。”我执意要给,她想了想说:“那你就随便给个150块,把这堆书都拿走好了。”
那天我们聊到很晚,从书架上的旧书聊到各自的生活。她说这店是爷爷留下来的,虽然赚不了几个钱,但舍不得关。我这才知道,她白天在幼儿园上班,下班后才来开店。
往后的日子,我几乎天天都去。有时带些点心,有时帮她整理书架。最开心的是下雨天,店里没客人,我们就坐在门廊下看雨。她跟我说起小时候在巷子里踢毽子的往事,眼睛弯成月牙。
记得有回她感冒了,声音哑哑的还在整理书籍。我去药店买了药,又熬了粥带过去。她喝着粥,突然说:“你知道吗,这条巷子快要拆迁了。”语气平静,却藏不住失落。
后来我真的帮忙联系了几个做出版的朋友,在书店办了场小小的读书会。那天来了不少人,阿梅紧张得手心都是汗。活动结束后,她特别开心,说这是书店这些年来最热闹的一天。
现在想想,那段日子就像巷子里的阳光,温暖又短暂。我们谁都没说过喜欢,但每次找零钱时她总会少收几块,我总会多留一会儿。这种小心翼翼的靠近,大概就是最纯粹的心动吧。
拆迁的通知终于还是贴出来了。最后那个下午,我们一起整理剩下的书籍。她说要去昆明找同学,问我要不要挑几本书带走。我选了本《边城》,在扉页上写了句话。
走出巷子时回头看,夕阳把整条巷子染成金色。这个承载着百色深巷150元情缘的地方,很快就要消失了。但那些温暖的午后,书店里飘着的茶香,还有阿梅笑起来的样子,都留在了记忆里。
现在偶尔经过那片已经变成工地的地方,还是会想起那个150块钱的下午。也许这就是生活吧,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你惊喜,又在某个转角悄悄告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