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阜学院外援女,曲阜学院外聘女教师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4:12:51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两天学校公告栏贴出通知,说是要引进几位外聘教师。路过布告栏的时候,总能听见叁两个同学在讨论这事儿。"你说这次来的老师会不会特别严格?"扎马尾的女生用胳膊肘碰了碰同伴。戴着黑框眼镜的男生扶了扶镜框:"我倒是听说有位老师特别有意思..."

说来也巧,上周在图书馆查资料时,我就遇见过这么一位。她正站在古籍区的书架前,踮着脚尖想要取最上层那本《阙里文献考》。浅灰色西装套裙衬得她身形挺拔,胸前别着的红色校徽在灯光下格外醒目。

特别的课堂

今早八点的课,教室里座无虚席。这位新来的老师站在讲台前,轻轻放下手中的教案。"我是这学期负责文化史专题的外聘教师。"她说话时眼角微微上扬,"大家可以叫我林老师。"

原本以为又是照本宣科的理论课,没想到她开口就问:"你们知道学校南门那块石碑的来历吗?"这个问题让原本低头玩手机的同学也抬起了头。她随手拿起粉笔,在黑板上勾勒出石碑的轮廓,从明代的建制讲到民国时期的搬迁,连石碑上斑驳的裂纹都能说出典故。

坐在我前排的男生小声嘀咕:"这也太神了,她怎么比本地人还了解咱们学校?"

后来才得知,为了准备这堂课,她连续叁周周末都泡在市档案馆。那些泛黄的县志被她用便利贴做了密密麻麻的标记,连管理员都认得这位总来查资料的老师了。

午后的插曲

昨天在食堂遇见她,倒是让我有些意外。她端着餐盘站在队伍末尾,正和旁边同学聊得起劲。"这道糖醋里脊确实不错,"她笑着指指窗口,"不过要记得让师傅多浇汁。"那熟稔的语气,倒像是在这儿吃了好几年的老教工。

更让我惊讶的是,她竟然记得班上每个同学的名字。上次课后作业本发下来,我发现在批注旁边,她还特意画了个小小的笑脸。说实在的,这让我想起高中时那位总爱在作业本上画太阳的语文老师。

系主任有次闲聊时提起,这位外聘教师本来在北京有份高薪工作,却执意要回来教书。"她说想为家乡做点事。"系主任说着,目光投向窗外正在改建的教学楼,"这样的老师现在可不多了。"

不过要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,还是她处理问题的方式。上周有同学在课堂上提出不同见解,她不但没有生气,反而眼睛一亮:"这个角度很有意思!"随即调整了后续的教学安排。这种随机应变的能力,或许正是外聘教师特有的优势。

窗外的梧桐叶飘落在走廊上,夕阳把教学楼染成了暖金色。看着林老师抱着教案匆匆赶往下一个教室的背影,我忽然觉得,或许教育的意义不在于身份标签,而在于那份对学生、对知识始终如一的诚意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