衡阳大学城800元叁小时服务,邻近学园叁小时八百元项目
最近走在衡阳大学城附近,总能在一些不起眼的角落看到这样的字眼——"叁小时服务,八百元"。说实话,第一次看到这个价格标签时,我心里咯噔一下,这得是什么样的服务啊?
路边奶茶店坐着几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,我凑过去搭话。有个戴眼镜的男生挠着头说:"你说那个啊,我们同学之间也传过。有人说是职业技能培训,有人猜是家教服务,反正传得挺玄乎的。"他吸了口奶茶,又补充道:"不过现在这种'邻近学园叁小时八百元项目'还挺多的,具体是做什么,得看发布方是谁。"
事情可能没想象中复杂
后来我特意留意了下,发现这些广告通常出现在校园公告栏和周边的便利店门口。有次碰到个正在贴传单的姑娘,她倒是很直接:"我们这是正经的软件培训,教设计软件的。叁个课时收八百,比培训机构便宜多了。"她说着掏出手机给我看课程表,"现在学生都想学点技能,这个价格挺合理的。"
不过话说回来,为什么都要标榜"叁小时"呢?我在小吃摊和老板聊天时,他一边翻着煎饼一边说:"时间短好安排啊,学生课余抽个叁小时不难。要是动辄几十个课时,谁坚持得下来?"这话确实在理,现在大家都挺忙的。
我有个表弟就在大学城读书,他上个月刚参加了个"衡阳大学城800元叁小时服务"的音乐制作课。他说老师是音乐学院的研究生,教得特别认真。"叁个小时把基础操作都教会了,回去自己练就行。比上网看视频强多了,有问题还能随时问老师。"
当然啦,也不是所有这类服务都靠谱。我听学生事务处的老师说,之前确实出现过打着培训旗号忽悠人的情况。所以现在学校建议学生,如果要报名这种"邻近学园叁小时八百元项目",最好先了解清楚授课者的资质。
说到这里,我突然想起上周在图书馆遇到的事。两个女生在讨论要不要报个编程课,其中一个说:"虽然只要叁小时,但万一是速成班那种填鸭式教学,估计也学不到什么。"另一个反驳道:"可是时间短反而会认真教吧?毕竟要在这段时间里把精华都讲出来。"
这种短期服务之所以能在大学城流行,可能正是因为契合了现在年轻人的需求。既不用投入太多时间,又能快速掌握一项技能,价格也还算亲民。就像我表弟说的:"就当是喝了十杯奶茶,但学到的东西可比喝奶茶实在多了。"
夜幕降临,大学城周边的灯火次第亮起。那些藏在巷子深处的工作室,那些在学生间口耳相传的"叁小时服务",或许正在以另一种方式,丰富着校园生活的可能性。不过话说回来,不管是什么课程,最重要的还是得认真挑选,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才好。